澳門的巴士服務欠佳一直是社會垢病,政府七年前實行新巴士模式,希望改善巴士服務,不過從招標到營運初期也亂象頻生,更發生多宗意外,巴士服務不升反跌,造成社會極大怨氣。後來經歷了維澳蓮運破產,新時代接手,巴士服務雖然仍未達到市民滿意的程度,但已有所改善。新巴士合約原定7月31日到期,過去傳媒多次追問相關官員有關巴士合約問題,有關官員也拒絕回應,但在最後階段突然宣佈跟兩間巴士公司短期續約15個月,政府解釋是相關工作延誤所致,但被監督巴士服務的團體批評閉門造車。其實市民最關心的仍是服務問題,這一次政府只和兩間巴士公司短期續約15個月,實在應該要妥善整理好巴士未來是否續約的工作,妥善整理巴士續約,避免重蹈當年的亂象,不要在明年政府換屆的關鍵時刻增添民怨。
巴士每日服務六十多萬人次
澳門的交通問題是社會一大死結,特別是觸及面最廣寬的巴士服務。政府公布的《澳門陸路整體交通運輸政策》2017年工作報告。去年平均每月1,757萬人次乘坐公共交通,較2016年上升3.45%。其中巴士全年載客量逾2.1億人次,每日平均60多萬人次,不過其服務欠佳一直為社會垢病。為革新現有巴士服務模式,提升巴士服務水平,政府於2009年就「澳門道路集體客運公共服務」招標,不過在招標過程中出現糾紛,澳巴的投標書因為遲了四分鐘而不被政府接納,澳巴亦因此將政府告上法庭。
後來政府以儘快落實巴士服務判給、保障公眾利益及回應社會對增加營運公司數量的期望為理由,直接將一條巴士段判給澳巴,另外將四條巴士段判給維澳蓮運及新福利。由於法院並未有最終的判決,加上直接判給澳巴有違新巴士公開競投的原則,當年引起社會很大爭議,最終政府仍與新福利、澳巴及維澳蓮運簽署合同,三家公司從2011年8月1日起提供合同訂定的巴士服務,為期7年,簽署的過程甚至沒有安排傳媒採訪,至今亦不願公開合約內容。
維澳蓮運意外頻生最終破產
新巴士模式雖然經過多番波折而開展,但實施初期更是意外頻生,特別是新提供服務的維澳蓮運,更是接連發生多宗大小事故,引起社會各界人士的批評,就在社會怨氣達至高點時,政府卻增加給予三間巴士公司的服務費,雖然這是按合約的要求,但突顯出政府的巴士合約毫無服務監督的部份。不論服務水平高底,政府亦會增加服務費的「笨人合約」。受到各界壓力,後來政府加入了服務評鑑制度來監管服務質素。評鑑制度主要有5項指標,包括安全、車長行為與乘客滿意指標,掛鈎獎懲機制等。
不過服務評鑑制度實施以來各巴士公司評分雖然均合格,但市民卻普遍反映部分繁忙路線的巴士班次少、準點率低、候車時間長、上車難及飛站等情況仍存在。而維澳蓮運因為經營的不善,加上受輿論而凍結服務費,經營兩年多便宣佈破產。政府隨即接管維持維澳蓮運的營運,半年後新時代公共汽車全面接手維澳蓮運的服務,持續兩年多的巴士亂象暫時告一段落。
七年過去巴士公司變回兩間
三間巴士公司的合約同樣在今年7月31日到期,同屬同一集團的澳巴與新時代在最後關頭合併,新福利、澳巴、新時代三巴鼎立的時代終結,澳門巴士變回最初的兩間,政府可能亦汲取了過去的教訓,這次沒有再公開競投新合約,只是跟兩巴短期續約15個月,花更多時間跟巴士公司磋商未來的新合約細節。
不過令人難以理解的是,政府在7年前簽約一刻已經知道合約到期時間,而且早於廿個月前交通事務局也談論過續約問題,但至今仍然以工作趕不及未準備好為由,這個理由確實勉強一點,因為合約續期與否、如何續,都對社會產生很大影響,但外界仍然不知道政府磋商的內容,當年的「笨人合約」會否重現,沒有社會監督,可能社會亦永遠不會知道新巴士合約的內容。
開誠布公處理巴士續約
受限於地理面積細小,澳門無法興建大型的地鐵系統,因此巴士成為澳門最主要的公共運輸工具,隨著人口與旅客的激增,巴士的需求不斷增加,至今仍無法滿足市民期望,更令澳門的旅遊形象不佳。澳門巴士的出現最早可追溯至1919年,至今約百年時間,不斷演變。其實市民最關心的仍是服務水平的問題,七年前的巴士亂象讓人記憶猶新,歸根究底是政府施政的不透明、監督軟弱無力所至,這一次政府花了更多額外時間來磋商合約,應該要妥善處理好巴士續約的工作,開誠布公,避免重蹈當年的亂象。
其實,政府選擇跟兩巴續約兩年,也可能是出於政治原因,15個月後剛好是特區政府換屆的最後一刻,也是氹仔輕軌的通車時間,政府選擇讓這兩大公共交通工具在政府換屆前一刻「起步」,除了可以統一處理這兩大公共交通工具,亦有一種「放煙花」的效果。巴士與輕軌這兩大困擾特區政府多年的交通死結,在崔世安御任前解決好,為他的政積留下一點分數。這是一種政治手段,本身無可厚非,但大前題是能夠解決好,如果到時巴士服務又出現亂象,輕軌又再延誤通車,反而會增添民怨。
作者:蔡少民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