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澳現時估算每名市民平均一年使用803個膠袋,這種無法回收且焚化會釋出有毒物質的生活垃圾,最佳的處理方式是增加使用成本。香港、內地實施膠袋徵費已有數年時間,環保局於2016年2月完成「推行限制使用塑膠購物袋之制度」的諮詢工作,大部分意見對諮詢方案持正面態度,但兩年過去一直遲遲未有立法。環保局回覆查詢時指,已完成草擬法案並進入立法程序,會持續檢視收費水平,釐定膠袋收費最終金額。有環保團體指,膠袋徵收1元屬於合理的收費,希望藉此讓市民明白使用膠袋需要付出代價,減少濫用的情況,更重要是踏出污染者自付的第一步,從最基本的日常生活做起,相信城市垃圾徵費可以循序漸進,政府應該加快膠袋徵費的立法程序,落實膠袋徵費。
諮詢結果大部分持正面態度
環保局2015年底至2016年年初就推行限制使用塑膠購物袋作公開諮詢,建議實行膠袋收費,優先在超級市場、便利店、藥房、百貨公司、食品類手信店、麵包店、化妝美容衛生用品店推行,每個膠袋收取不少於1元,基於衛生及食品安全所用的塑膠購物袋毋需收費。是次諮詢共收集到1,924份意見,大部分意見對諮詢的建議方案持正面態度,普遍認同於零售層面實行膠袋收費措施。在收費水平方面,社會上存在較多討論,主動提交的社會意見及電話調查結果大部分均認同不少於1元的收費,而在規管的商戶類別方面,大部分意見認同七類零售商戶優先實施膠袋收費措施,而街市是否應優先實施膠袋收費亦受到關注。
不過諮詢公佈後近兩年,現時法案仍未見蹤影,也沒有列入施政報告中的今年的立法列表中。環保局局長譚偉文曾表示預料該法案今年會進入立法程式。環保局回覆本報查詢時指:目前已完成草擬《使用塑膠袋的限制》法案並進入立法程序,局方會持續檢視收費水平,並參考鄰近地區的收費標準及本澳的實際情況釐定最終金額,期望在消費者負擔和措施成效方面取得平衡。在出台前將繼續與相關部門和業界溝通,以減少實際操作時可能出現的問題。
膠袋徵費遲到好過無到
環保局將繼續加強「意識提升」和「自願性措施」的宣教工作,營造「減塑」氛圍,讓消費者和相關業界及早適應措施,包括透過「減塑有著數」活動、書展、學校講座、話劇及商戶的宣傳平台等進行宣傳,鼓勵消費者於日常購物中實踐「減塑」環保行為。推動減塑教育多年的環保學生聯會會長陳俊明表示,膠袋徵費是全世界的趨勢,有的地方甚至不是徵費,而是禁止使用膠袋,澳門採取的是中融的做法,而且澳門不是走到最前的城市,香港、內地實施膠袋徵費已有數年時間,但「遲到好過無到」,因此希望政府儘快通過立法議程,推動膠袋徵費。他稱,社會上有部分意見會認為為什麼膠袋要徵費,一直以來不用錢,為什麼突然間要收錢。
他認為,一直以來,政府的行為讓市民有很大誤解,市民以為膠袋很便宜,所以可以濫用,但事實上,膠袋後期處理的花費很大,而且在焚化爐過濾過程中,最大的毒素也是源於朔膠,他認為政府在這方面需加強教育。他續稱,現時社會會有極端的情況,有個別市民會無限索取膠袋,出現非取之無度的現象,而膠袋徵收1元屬於合理的收費,價格太高,市民會難以適應,現時在市民共識下開始第一步,有收費比完全免費好,膠袋收費1元並非收回其價值,而是希望藉此讓市民明白使用膠袋需要付出代價,擺脫完全放任地污染,污染者自付的第一步從最基本的日常生活做起,相信城市垃圾徵費可以循序漸進,才是污染者自付的城市走向。
自備購物袋只有百分之一
對於澳門人使用膠袋的習慣,他認為比較極端,該會在2012年的時候在街上做過逾千份的問卷調查,調查關於是否贊成膠袋徵費,有超過九成半贊成,但他們會否自備膠袋,現時會自備膠袋的人少於1%。膠袋收費後是否有助於市民自備購物袋,他指出,市民未必會自備購物袋,但相信可減少極端的現象,有時候到超市或便利店購物,店員往往會主動準備好膠袋而未向顧客諮詢是否需要。他認為,在日後需要收費的時候,店員會先詢問顧客的意見是否需要膠袋,相信象徵的意義大於成本意義。
因此,即使現時絕大部分人都是在使用免費膠袋,有少部分人開始自備,也有少部分人濫用,但相信膠袋徵費並非減少市民的不便,而是希望減少濫用的情況,甚至改變大部分人的習慣。
陳俊明稱,一個城市做到無朔料化是個很難的事情,10年、20年都做不到,只能做到善用朔膠。在教育界進行環保教育時,會先讓學生瞭解便利性背後帶來的問題,例如膠袋難以分解、釋放環境汗爾蒙,甚至會釋放化學物質或細粒,但社會大多數人不知道朔膠對人體有何傷害而在大量使用,澳門很多餐飲、便利店、外賣都會使用。
膠袋危害大影響世世代代
另一方面,膠袋對比紙張和朔料瓶是最沒價值的資源回收品,即使政府有津貼,但回收店都不想收。由於本澳大量使用膠袋,下雨時的雨水也有膠袋粒、土壤亦有膠袋汗爾蒙,但這些都是被忽視的問題,因此,政府需要讓市民知道,膠袋徵費立法並非為了錢,也不是因為焚化爐的負擔,而膠袋對環境的污染危害大,影響到澳門的世世代代,社會需正視這個問題,正視這個問題的第一步就是減少使用膠袋。
他提到,膠袋只是在生活垃圾中占4%,徵費後可能會減少使用膠袋,但最多也只有4%,即使不是大量的生活垃圾減少,但至少讓這個訊息加強大家的環保意識,澳門從沒試過污染者自付,膠袋徵費的立法已走出第一步。但是他擔心,膠袋徵費從2012年開始提出,再做公開諮詢,現時準備立法,立法後開始實施,相信最快都要2018年底,前後經歷5至6年才能走出第一步,這是一件讓人沮喪的事情,現時還面臨焚化爐飽和等環境問題,若此法案不能通過,實在讓人絕望。
作者:蔡少民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