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奧運得獎選手訪澳衍生建構體育之城思索兩三事
閱讀量: 1,220
出版: 2024-09-30 10:18
更新: 2024-09-30 10:18

巴黎奧運得獎選手訪澳掀起的澳門居民熱愛體育賽事旋風,衍生出對澳門建構『體育之城』達至名副其實的思索:是否有能力建構「陽春白雪」、「下厘巴人」兼具的體育元素?是否可理順不能參賽國際奧運的困頓?希望新一屆澳門特區政府能有光前裕後的建樹性舉措。

最近,國家巴黎奧運得獎選手代表團訪澳舉措,掀起了澳門居民敬佩、熱愛為國爭光之奧運健兒的熱潮,也衍生出對特區政府建構『體育之城』目標的聯想:澳門有能力建構『體育之城』嗎?筆者認為,名副其實的體育之城,必須兼備兩要素:一是「下厘巴人」大眾化的強身健體體育活動,另一是「陽春白雪」的培訓選手並參賽奧運獲取獎牌的能力。兩要素齊備,方無愧於體育之城。試想一下:出了世界跳水名人全紅嬋的湛江,敢自稱為「跳水之城」嗎?出了巴黎奧運劍擊金牌得主江旻憓的香港,敢自命為「劍擊之城」?可見當屆澳門政府提出「體育之城」目標的份量,以及未來新一屆政府必須努力的方向。

必須承認,陸地面積約三十三平方公里、人口僅約七十萬的先天條件的澳門,連普及型的體育設施都十分有限,更何況上層次的國際賽事選手訓練與比賽場館。因此,問鼎「體育之城」稱號, 是否有些力不從心?

無須諱言,擬建構「體育之城」,必須是「下厘巴人」、「陽春白雪」兩大層面各有不俗成效。欲獲得不俗的產出成效,必須在投入方面解決各類場館、項目教練、激勵機制等基礎條件問題。

首先是解決兩大領域體育場所、訓練場館不足乃至升級改善的問題。全紅嬋的成長過程,經歷了校、市、省級到國家級的訓練演進。江旻憓的獲獎,導致香港政府作出增建劍術館決定。相關道理淺顯明瞭。現實中的澳門,場所、場館嚴重不足,令「陽春白雪」的運動員訓練、「下厘巴人」的民眾體育活動經常出現場館使用時間的矛盾。為此,可考慮兩項措施:一是將空置的原賽馬場規劃、改造為相宜的場地、場館,倘可能,盡量用作訓練與今後各種賽事的使用場館,包括十米跳水台的比賽及觀賞場館;二是將現有分散型的場館、場地作修繕型升級,以盡量滿足大眾化體育活動,以及訓練課程之需。

其次必須擁有世界一流水準的教練。全紅嬋的教練是擁有奧運五金的跳水名將陳若琳,正印證名師出高徒的哲理。建議澳門結合運動員運動壽命周期短的特點,考慮以人才引進方式引進相應的退役奧運金牌得主,擔任學校體育教師或體育社團教練,為澳門體育之城發掘、培訓出更多的賽選手或專才。

其三是必須有激勵青少年問津奧運等國際賽事的動力。青少年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大多萌芽於少兒時期。但有些家長往往從子女未來的就業選擇作考慮,未予大力支持。為此,必須有相應的激勵機制,例如考慮被列入政府培訓範疇者培訓期能享有相關的生活津助、獲獎退役後能進入澳門相宜高校繼續學習等。

其四是理順或排除澳門選手參賽國際奧運的困頓矛盾。歷史原因使葡治時期的澳門不能參賽國際奧運會。換言之,澳門不可能產生國際奧運的獎牌得主,這對於建構「體育之城」的澳門肯定是遺憾與挫擊。但澳門回歸中國廿五年了,某些項目的澳門傑出選手是否能以中國代表隊成員身份參賽國際奧運呢?或者請求國際奧運會作參賽資格相關規章的修訂?可以相信,一旦澳門擁有國際奧運獎品得主,澳門體育之城的含金量就會大幅度提升。

據了解,二次世界戰之後,不少殖民地都宣佈獨立,國際奧運會於1950年接受殖民地以獨立身份加入國際奧運會。香港於1951年2月提出申請,三個月後獲接納。當時,澳門還沒有成立奧委會,亦無法把握時機申請加入國際奧委會。1974年澳門奧委會成立,並於1989年同時申請加入亞洲奧委會、國際奧委員。1991年,適逢當年的蘇聯解體,可能因國際政治因素影響,國際奧委會以當年巴賽羅那國際奧運村運動員床位不足為由拒絕非主權實體的澳門及其他地區參賽國際奧運會。時至1995年,國際奧委會修訂奧委會規章條文,明確規定只有主權獨立國家才可以申請加入國際奧委會。

據悉,澳門並非沒有優秀運動員可以角逐國際奧運會賽場。2008年北京奧運會時,北京特增設武術為國際奧運會比賽項目,澳門優秀選手取得一金、三銀、一銅的佳績(但武術從未被國際奧委會列為正式比賽項目)。2010、2014、2018年的三屆亞運會,澳門運動員共取得兩金五銀的佳績。此三屆亞運期間,澳門運動員亦取得空手道一銀六銅的獎牌。雅加達亞運會時,亦有澳門女選手獲得一銀牌。此外,還有澳門選手分別取得2010年亞運會跳水、2018亞運會三項鐵人賽銅牌成績。不久前在全國大運會取得一金一銀獎牌的澳門蛙泳選手的成績,距目前國際奧運會同項比賽獎牌獲得者僅差0.41秒的時間。坊間相信,倘澳門選手有機會參賽國際奧運會,亦可能有獲取金、銀、銅牌的機會。

光幹

留言

avatar
500

最新出版週報

線上閱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