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戰事已持續逾2年,現在仍未看到任何停火跡象。2023年10月7日,哈馬斯大規模突襲以色列,以在短時間內向哈(加沙)作出猛烈反擊,誓言要徹底消滅哈。哈以衝突至今逾半年,期間曾有極短暫的停火協議,但以仍堅持徹底消滅哈的目標,永久停火,遙遙無期。美國總統拜登和前總統特朗普(若他在任)在面對俄烏戰爭和哈以衝突時,兩人的處理方式完全不同,對美國國內以至全球都有不同影響。
面對俄烏戰爭和哈以衝突 只會選擇對美國(自己)最好的方案
拜登是美國傳統政治精英,長期參與政治,曾擔任逾30年聯邦參議員、8年副總統,是美國現任總統。他十分熟悉華盛頓的運作模式,在民主黨內屬於中間派,他不是民主黨內「進步派」的心儀代表。面對俄烏戰爭,拜認為美國作為世界民主國家的領導者,美國一定要絕對支持烏克蘭,不能讓俄羅斯得到勝利。俄入侵烏,若世界對此不問不聞,是對全球民主、自由、平等的最大諷刺。美國作為全球領導者,一定須要站出來主持公道、維護正義、不能令「大欺小」成事。因此,拜在任總統期間,對烏一定會「出錢,出武器」,但他會遵守法律,對烏的撥款一定須經美國國會的同意及批准。國會批准後,他才會對烏「出錢,出武器」。
特朗普不是美國傳統政治精英,他是一位靈活變通的商人,為了達到目的,任何合法(或法律不是禁止)的手段都是可以考慮使用。2016年,他知道美國部份選民求變,對美國傳統政治精英(希拉莉)十分不滿,他捉緊機會(說出部份選民的心聲-「美國優先」),代表共和黨勝出大選,成為美國總統。面對俄烏戰爭,特採取的方法和拜完全不同。首先,他不認同美國要無止境支援烏。烏身處歐洲,對美國沒有任何迫切危險。第二,若要支援烏,他認為歐盟須擔當最主要的角色(危險發生在歐洲的「家門口」),歐盟須以最大力度「出錢,出武器」支援烏,而非美國。上述是特處理俄烏戰爭的態度。若他在本年11月大選中勝出,歐盟要有心裡準備,在未來四年,歐盟須投入更多資源(金錢及武器)支援烏,美(特)極可能「淡出」俄烏戰爭(因此,俄羅斯總統普京較「喜歡」特多於拜)。
以色列是美國在中東(全球)的極重要盟友,猶太人在全球(特別是在西方國家,如美英)的影響力極其巨大。哈馬斯去年10月突襲以色列,以事前竟然「沒有」收到任何情報,證明以太大意了。突襲前,以可能認為哈根本沒有條件(能力)向以作出如此大規模(「海陸空」)的突襲,以低估對手,因此付出沉重代價。以汲取教訓,在短時間內向哈(加沙)作出猛烈反擊,證明以不會再犯同樣的低級錯誤。拜支持以向哈反擊。但由於以對哈(加沙)的反擊,其規模之巨大,特別是以「無差別」攻擊加沙的學校、醫院、清真寺、民居、難民營等,造成大量的人命傷亡,國際社會對以的做法有極大保留或持反對態度。國際社會認為衝突不能再持續下去,認真要求哈以雙方停火。拜由最初大力支持以,現在亦變得較為小心,他已多次要求以對哈的反擊,不能再造成大量人命傷亡。
若特是現任總統,他一定較拜以更大力度支持以。2017年12月,特(任總統期間)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的首都(雖然全球多個國家不同意特的做法),特是以實際行動支持以,從而希望得到在美猶太人的有力支持,有利他執政及競選連任(但特在2020年大選中敗選)。在今年的大選,特一定會大力宣揚他會義無反顧,全心全意支持以向哈作出反擊,直至以完成消滅哈馬斯為止。特希望在今年的大選中取得最多在美猶太人的支持(如正面報導特、向特作出政治捐獻等),從而提高他勝出大選的機會。
距離美國大選仍有半年多時間,屆時是拜成功連任或是特「復仇成功」,我們拭目以待。
梁立身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