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財赤嚴重 不減開支不行
閱讀量: 6,848
出版: 2024-03-28 10:22
更新: 2024-03-28 10:22

由2019/2020年財政年度起,香港已連續5年出現財政赤字。5年財赤分別是2019/2020年度-約450億(港元,下同)、2020/2021年度-約2,000億、2021/2022年度-約800億、2022/2023年度-約1,350億、2023/2024年度-約1,100億(修訂預算)。5年赤字總金額約5,800億。港府的財政儲備亦由2018/2019年度近11,700億(歷史新高)降至2023年12月的6,925億(香港庫務署1月公布的資料),下跌逾40%。面對龐大財赤,日漸減少的財儲,加上香港未來經濟充滿眾多挑戰,港府「只餘」緊縮開支為應對財赤的手段。

眾多民生範疇開支港府不敢減 緊縮政府開支成「唯一」辦法

若政府收入年年增加(收入高於開支),政府當然可以年年向社會派發各種優厚福利、公務員年年加薪等,但現實不是。5年財赤,港府須面對現實,立定決心開源節流。可惜,現實是香港未來經濟充滿各種挑戰,開源(加稅)不切實際,是「趕客」的行為。因此,港府「只餘」節流手段。

細看港府帳目,以2022/2023年度為例,教育(1,019億 – 預算)、福利(1,118億)、衛生(1,279億)三個範疇佔港府經常開支(5,635億)60.62%。回看2017/2018年度,教育(802億 – 實際)、福利(653億)、衛生(626億)佔經支(3,618億)57.52%。短短6年,額外增加1,335億,增幅驚人。在可見未來,香港人口老化的走勢不會改變(只會更嚴重),福利及衛生範疇的經支只會多不會少。現屆及未來港府不會(亦不敢)[政治不正確]對福利及衛生範疇「開刀」。因此,港府「只餘」經支的其他範疇可以縮減。

經支中最大開支是人員及相關開支。以2019/2020年度為例,人員及相關開支為1,356億,2023/2024年度為1,575億(修訂預算),5年增幅16.15%,增長幅度令人不敢相信。港府不會(亦不敢)對福利及衛生範疇「開刀」,她只能縮減人員及相關開支。2024/2025年度的人員及相關開支為1,654億(預算),較2023/2024年度增加。本屆港府只餘3年任期,現在只能對未來3年作出規定。筆者建議港府將人員及相關開支每年上限「封頂」1,654億(相關開支只可少不可多)。簡單來說,就是「凍薪」及「凍結公務人員總人數」。

首先,港府在未來三年不再開設任何新公務人員職位。第二,在未來三年,各政府部門不能再招聘新人員入職,除非該部門有人員請辭或退休。假設甲部門有人員請辭或退休,出現空缺職位,甲部門須首先內部評估是否一定要填補空缺。甲部門評估後,若認為「一定」要填補空缺,甲部門首長可向直屬司長上報,由直屬司長決定是否批准。司長在決定前,須將甲部門的評估交給第三方(例如公務員事務局)審查上述評估是否客觀、公正、正確。若第三方認為甲部門的評估是正確,司長決定批准填補空缺,屆時,將進入第二階段。在第二階段,港府須將空缺職位向所有政府部門公布,並歡迎有興趣的公務人員報考。若沒有任何一位公務人員成功考獲該空缺職位,最後才向社會招聘人手,填補空缺。

現在科技日新月異,不同工種可不同程度「電腦化/電子化」。乙部門2014年須要丙工種職位處理若干工作,現在是2024年,丙工種職位是否仍需要(合時)?若不需要,可取消丙工種職位,而原有的人員可內部轉去其他職位(經培訓)。靈活調動人手,補充不同部門對人手的需求,不再是每一次出現空缺,就立即向社會公開招聘,是真正節流的做法。要真正節流,必須在高開支範疇中節流。節流是痛苦,港府知道,社會知道,但港府/社會也都知道是必須採取的手段。

梁立身

留言

avatar
500

最新出版週報

線上閱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