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哈馬斯以「海、陸、空」戰術突襲以色列,令以措手不及,以情報單位對此「完全」沒有任何警覺,令以社會質疑政府保護民眾的能力。以在極短時間內作出反擊,全方位攻擊哈控制的加沙地帶。至筆者撰文時,以公布以軍已「控制」加沙北部,加沙(及巴勒斯坦其他地區)已有逾萬名死者(當中近四成是兒童),而以方的死亡人數近一千五百人。以軍要取得戰事的勝利「沒有」難度(問題是多久)。據報,以已開始和盟友為戰後作準備,規劃使加沙不再成為以的「計時炸彈」,但前路充滿挑戰。
以可取得戰事勝利 但前景不明
以軍是正規軍,現階段據報只動用十萬部隊進攻加沙,但以同時已徵召三十萬部隊待命,如此龐大數量軍隊,當然不是用來攻擊加沙,而是用來防禦來自黎巴嫩真主黨的攻擊,甚至來自伊朗。但至目前為止,真主黨只是對以發動小規模的攻擊,暫沒有大規模攻擊以的意向。伊朗暫時仍只停留在「口水戰」,「沒有」動用任何公開軍事力量打擊以。
哈是民兵組織,成員約兩萬多。哈的武器配置、通訊能力、人數等都不能和以軍相提並論。但哈對加沙環境十分熟悉(眾多地下通道貫穿加沙,令人防不勝防),加上居住在加沙的民眾十分信任哈(經過一個多月來的「無差別」空襲,加沙民眾對哈更信任,對以更憎恨/仇恨)。以軍進入加沙後,將面對的不只是兩萬多的哈民兵,更要面對數以十萬討厭/憎恨以的普通老百姓,以軍將面對嚴重的挑戰及危險。以軍須盡快有一套正確及快速方法辨別哈民兵及普通老百姓,不能再任意錯殺平民。不然,若以軍繼續「無差別」對待所有加沙(巴勒斯坦)民眾,巴民眾對以的仇恨、憎恨只會愈來愈高。
以軍絕對可以取得和哈戰事的勝利,但即使以「完全」消滅哈,沒有哈的加沙,將來定有另外一個「哈」出現,取代現時哈的位置。巴勒斯坦的普通老百姓一樣仇恨、憎恨以,戰事勝利不會解決核心問題。以當然知道上述情況,因此,以正和盟友商討戰後的工作,包括如何確保加沙不再是以的「定時炸彈」。綜合不同媒體報導,現在討論的「加沙管治方案」,包括1)由聯合國臨時接管加沙。2)由多個西方國家(美、英、法等)組成的聯合部隊(負責加沙的保安事務),及由多個阿拉伯國家組成的委員會,臨時管理加沙。3)參考1979年埃及與以色列簽署的和平條約中管理西奈半島的模式,即在加沙組建由多國部隊和觀察員組成的維和部隊。
不論是上述那一個方案,或最終另外有新版本,筆者認為加沙最終也必須歸還給居住在加沙的民眾自行管理。自己的土地自己管理,是最符合社會各階層的利益。為了預防另一個「哈」出現,在選出任何民選代表前,以極可能會制定「提名、參選、被選、選舉」等各種規定,以避免「反以」人士可以參選。加沙未來將可能設立提名委員會(提委員)及資格審查委員會(資審會)。甲希望參選成為民意代表,須先得到提委會的提名。提委會同意提名甲(同意甲不是「反以」人士)後,將由資審會審查甲是否符合參選資格(審查甲是否「反以」人士等)。
設立上述機制,可確保參選的巴居民不是「反以」人士。此規定也可適度延伸至任職於加沙的各政府部門員工。在新機制下,加沙政府,立法機關等皆由不「反以」人士組成,以色列樂見其成。但,屆時巴民眾看在眼中,是否仍然會「信任」新一屆政府?筆者存疑。
梁立身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