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台灣大選 競爭激烈的大選
閱讀量: 1,687
出版: 2023-02-06 11:06
更新: 2023-02-08 14:39

2024年1月6日,台灣選民將選出新一任台灣領導人。民進黨的蔡英文已連任一次,於法不能再競選連任。現在最有機會代表民進黨參選的人是賴清德;代表國民黨的可能是侯友宜或郭台銘(兩者在國民黨候選人中的民調最高);代表民眾黨就是柯文哲,三組候選人參選的格局「大致形成」。現在離明年大選日仍有約一年時間,現在的民意調查可參考,但不能作唯一因素,因為民意的趨勢或形成,一個星期都「太長」。明年1月,誰人可以勝出大選,沒有人可以預料。

藍白合有機? 綠單打吃虧?

民進黨2016年起再次上台執政,2020年,蔡競選連任成功。時光飛逝,明年1月6日,台灣選民將選出新一任台灣領導人。綜合現時的大部份民調,國民黨的侯或郭(郭至今仍不是國民黨黨員)稍稍領先民進黨的賴(侯,郭或賴各有3成多的支持率),柯「堅守」第三位(柯的支持率不低,2成多)。基於上述民調結果,各黨已開始計劃下一步的競選計劃。

首先,柯的支持率不低,導致國民兩黨內都有不少人建議可嘗試找柯「合作」。柯已多次表明一定會「參選」,他表示需待今年6月左右,待國民兩黨的正式候選人「誕生」後,他才會和不同背景的人士商討不同合作的可能性。柯當然明白自己勝出大選的機會較國民兩黨的候選人低,但他有實力(選民支持率)和不同人士商討不同合作的可能性。柯也知道全黨(包括自己)須盡全力,力保民眾黨的立委席次在下一屆的立法院內不少於5席,此是柯最大的目標。若立法院席次少於5席,民眾黨「泡沫化」的機會將變得高。當國民兩黨的正式候選人「誕生」後,柯就會「知道」和國民黨或民進黨合作,對自己(民眾黨)會產生最大的利益。因此,柯現在只會表示一定會「參選」,不會讓自己的民調下跌。

國民黨方面,就要看黨領導層是否以黨的利益高於個人的利益為最大目標。國民黨已連輸兩屆大選(2016年及2020年),若明年大選仍是失敗告終,國民黨很大可能長期只能作為「市長」黨(黨員只能勝出市長選舉),大選「永遠」無望。若以黨的利益為先,全黨只須同一口徑,團結一致,以「全民調」為考核標準。郭、侯、朱立倫或任何一個黨員,誰人在「全民調」的支持率最高,誰就可以代表國民黨參選大選。若希望增加勝算,而「全民調」亦支持國民黨和民眾黨合作(支持率須高於6成),國民黨找柯合作就是合理的做法。國民黨「最強」的候選人,加上代表「白」的柯一同組合參選大選,增加勝出大選的機會,為什麼兩黨不可以合作?國民黨「最強」的候選人擔任第一把手,柯作為「副手」,此組合若勝出大選,柯兼任行政院院長一職,可以嗎?

去年「九合一選舉」失敗後,蔡立即辭去民進黨黨主席一職,蘇貞昌則是日前率內閣總辭,總算是回應選民(包括民進黨黨員)的訴求。賴(唯一候選人)上月當選民進黨黨主席,他明確表示知道台灣民眾及黨員的訴求,他承諾會進行改革,以回應及滿足台灣民眾及黨員的訴求。賴當然知道自己的民調落後於侯或郭,因此,他必須表現出改革的決心,以挽回選民(特別是中間選民)的支持,才有勝出大選的可能。雖然現時民進黨的形勢/民調落後於國民黨,但民進黨十分懂得選舉,知道在什麼時候推出什麼政策回應選民的訴求,增加支持率。民進黨的特點是以黨利益(贏選舉)為最高目標而非個人利益,現在若預計民進黨會在明年大選中失敗,言之尚早。

有「兩個」重要變數是:第一,據報美眾議院院長麥卡錫將於4月率團赴台。國民黨,民進黨及民眾黨如何回應/面對/處理麥卡錫赴台一事,台灣民眾看在眼裡,自然也會改變(鞏固)對三黨的好感度,民調也會反映。第二,亦有報導,蔡有可能在本年下半年赴美,開展「母校之旅」。1980年,蔡畢業於美國康乃爾大學,獲得法學碩士學位。若上述兩個報導屬實,絕對會大大衝擊明年大選,為選情增加眾多變數,國民兩黨誰勝誰負,我們拭目以待。

梁立身

留言

avatar
500

最新出版週報

線上閱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