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舊區經濟 改善居住環境
閱讀量: 1,423
出版: 2022-01-29 12:03
更新: 2022-01-30 23:55


立法議員鄭安庭

 

以世界文化遺產為中心的澳門歷史城區,是澳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核心要素。活化歷史城區經濟既是澳門城市規劃發展的難點,也是澳門旅遊經濟和文化產業的增長點。然而,在保護、宣傳、推廣歷史城區的進程中,亦出現不少問題。比如本澳的歷史城區中許多舊建築物在消防標準、招牌、廣告燈箱等各方面未能跟上時代的需要。不少區內人士反映,希望當局通過加快《澳門歷史城區保護及管理計劃》立法等一系列措施,解決上述困難,並加強跨部門合作,依據社區的實際情況,運用現代化的技術手段對澳門的特色城區進行翻新升級並加入現代科技元素。上述措施不但能更好地將歷史城區的面貌展現給世人,增加遊客打卡點,盤活區內經濟,更可以改善區內居民的生活環境。

由於不少舊城區屬於世遺緩衝區,按照《文化遺產保護法》的規定,「緩衝區應確保保存其特色」。據筆者瞭解,由於部份舊式的建築物構件,例如舊式閘門,舊式的店鋪牌匾,已經無法在市面上訂購到,故業主難以自行對其開展還原修繕工作。筆者認為,針對該等問題,當局應積極介入,參考過往澳門各類古建築修復經驗,由政府牽頭,對有關街道、建築外牆、閘門、牌匾和擋雨棚等,按照原有風格特色進行統一設計修葺,除了可以令社區更加整潔美觀,凸現社區的歷史文化氛圍和建築特色,更有助於與世遺景點構成空間上的整體觀感。

有區內人士反映,上述社區部分舊建築物的業主已經移民或失聯,亦有部分較為殘破的建築物的業主缺乏修葺的積極性,令社區活化工作存在困難。筆者認為,當局可考慮成立專項跨部門小組,在保障業權及社會公共利益的情況下,對相關建築物進行適當的清潔維護,從而令社區活化具有整體效果。

另外,在社區經濟興旺的同時,區內居民的生活難免會受到影響,當局須協助區內有需要的居民完善住屋的隔音條件、維護建築物外牆,優化外牆上的各類管線和冷氣機外機,解決滲漏水等問題,保障區內居民生活的舒適度。

筆者認為,當局還要兼顧好區內特色景觀及特色店的種類規劃,既要有澳門傳統老字號,亦要有年青化的特色店,為遊客提供具有差異化的產品和服務,並將街區的人文歷史資訊,融合到店鋪內。譬如當局一直以來持續推動的關前正街、關前後街、俊秀里、俊秀圍的美化工作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優化後的街區既凸顯了社區特色,亦加入數字化元素,推動了商戶轉型升級,增加了市民和旅客的玩樂體驗,延長了消費者在街區的觀光時間。當局可以依照對該區改造成功經驗,將優化工作推行至其它有條件的歷史城區及緩衝區,引客入區,增加「深度游」旅客的打卡點,從而進一步刺激舊區內消費,盤活社區經濟。

最後,筆者希望當局能夠在世遺保護、發展舊區經濟、改善舊區居民生活環境三方面取得更好的平衡,規劃舊區企業未來發展方向,助力舊區經濟轉型升級,從不同方面、不同角度進一步推動澳門實現經濟適度多元。

留言

avatar
500

最新出版週報

線上閱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