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選主席 誰當選也差不多
閱讀量: 2,372
出版: 2021-03-08 14:12
更新: 2021-03-10 10:04

中國國民黨將於今年下半年選出新一任主席,並由新主席帶領黨員迎接「2022年九合一選戰」。若2022年選戰有任何閃失,主席一職除可能不保外,國民黨希望「再起」的願望將再一次落空,更不要說「2024年台灣大選」了。現在已表態參選的有現任黨主席江啟臣、趙少康等,另外韓國瑜、朱立倫也「很大機會」參選,各路人馬對黨主席一職虎視眈眈。問題是,台灣政治及人口結構已變,若國民黨不徹底「改變」,誰當選黨主席,國民黨的前途也…。

台灣政治及人口結構已變 「台灣優先」才能打動選民

「2018年九合一選戰」,國民黨氣勢如虹,一舉拿下新北、台中、高雄市市長寶座,加上其他縣市長席位,包攬了台灣所有縣市市長一半以上席位。當時,差不多所有媒體及評論皆認為「2020年台灣大選」,國民黨候選人將擊敗民進黨候選人,在2020年當選為台灣領導人。但世事難料,國民黨沈醉於「2018年九合一選戰」的勝利,高估了本身的基本實力,加上其他種種內外因素,「2020年台灣大選」,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以500多萬票輸給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的800多萬票,蔡英文成功連任。

2020年,韓國瑜被高雄市選民罷免市長一職,2020年高雄市市長補選結果是民進黨陳其邁當選。明年將有「2022年九合一選戰」,若國民黨成功「守住」新北及台中,並「攻下」台北(柯文哲已連任台北市市長一職一次,於法不能再競選連任)及桃園(鄭文燦和柯文哲「一樣」,已連任一次,不能再競選連任),對國民黨參選「2024年台灣大選」有莫大幫助。黨主席領軍有功,不論黨主席是否爭取代表黨參選「2024年台灣大選」,黨主席對候選人的提名權都有實際的影響力。若國民黨只能保住新北及台中兩席,只能算「平手」(其實是「小輸」),黨主席需為選戰失利負責,黨主席代表黨參選「2024年台灣大選」的機會也會降低。若結果是只有新北一席,黨主席「肯定」須要為敗選負責而辭職,參選「2024年台灣大選」的機會也會幻滅。

因此,不論是江、趙、韓、朱或其他人當選新一任國民黨黨主席,「2022年九合一選戰」都是新主席的第一場「考試」,新主席將會全力以赴,為自己,為國民黨爭取最好成績,為「2024年台灣大選」打下結實的基礎。國民黨選主席是「家」事,黨員投票,誰得票最多就當選,十分簡單。問題是,不論是江、趙、韓、朱當選黨主席,若他不徹底改革(變)國民黨,打造國民黨成為以「台灣優先」的台灣政黨,國民黨的前途…。

台灣於2000年開始由台灣選民一人一票選出領導人,已經整整20年。20年來,台灣經歷多次政黨輪替,但沒有發生軍事政變,恰恰證明台灣已經是一個十分成熟的民主、開放、包容的公民社會。所有參與選舉的政黨都尊重選民的選擇,若有任何不滿,只會向法院提出訴訟。各政黨及選民都尊重選舉結果,因為每次選舉,選民(老闆)只是給予一個政黨一份「四年的合同」;四年後,選民(老闆)就會決定是否和此政黨「續約」。各政黨都有同等的機會,選民會利用四年時間觀察執政黨,若執政黨做得不錯,可以「續約」,若做得差,選民(老闆)就會和另外的政黨「簽新合同」。

2000年後出生的一代,在2024年已可以投票,而每一次的大選都將有「新」年青人成為新選民(首投族)。年青一代,對台灣的認識深,對內地的認識淺,加上從小已習慣自由、開放、民主等氣氛及環境,他們會較認同民進黨或國民黨?讀者十分清楚。加上一批在2020年投票的長者,部份可能在2024年已不能(會)再投票,長者票源,國民黨和民進黨各佔一定比例,但國民黨佔的比例較高,若較少長者投票,對誰有利?因此,國民黨及民進黨都會爭取中間選民以提高勝算機會,而上述選民多以理性判斷,判斷誰當選,對安全、經濟、民生、教育等「較好」,上述選民的政黨色彩較淡,他們較看重實際議題。可惜的是,不論是江、趙、韓、朱,筆者都看不到誰有決心徹底改革(變)國民黨。若沒有改革(變)的決心,大部份台灣選民仍可能只會「認為」國民黨不是以「台灣優先」的政黨,國民黨只是以「黨/個人利益優先」,得不到民心,國民黨要在選舉中勝出,難。

梁立身

留言

avatar
500

最新出版週報

線上閱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