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大會議日前閉幕時,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記者會上表示,今年將如期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並同時積極推動中日韓自由貿易協定(FTA)。而後,「2020年東盟-中日韓經貿部長特別會議」在東盟輪值主席國越南主持下以線上會議的形式召開。各國針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如何繼續保持合作進行討論,也響應東盟峰會「齊心協力與主動適應」的主題,共同面對挑戰。
對北京而言,由於一帶一路戰略受到新冠肺炎的影響波及,可能產生戰略的調整與修正,但持續推動RCEP仍將對中國與東協國家建構友善的互動具有重要意義。但北京也明白,在當前要突破美國自2018貿易戰以來接續的科技戰打壓,僅依賴RCEP是難以在困局中找到活路的。事實上,在美國陸續啟動壓制中國發展5G與半導體產業的科技戰後,北京即思考該如何突破封鎖,固然自主發展是必須的,但確實有不少關鍵技術掌握在美國手上,也是不爭的事實。尤其當美國禁止台灣的台積電販售晶片到中國後,將對中國的半導體產業前景產生巨大衝擊。要能夠在美國建構的半導體科技壁壘中突圍,中國可能需要依賴日本與韓國的協助。
但長年來,中國雖與日本在高科技領域的合作也相當密切,尤其是半導體設備上,從兩國的科技貿易數字來看,出口到中國佔日本總出口額的36%,達9,000億日元,而許多中企在工廠整建上都需要日本技術人員協助。不過因為在美國因素及日本社會的不同意見下,日本政府擬以《關於促進特定高度情報通信技術活用系統的開發供給及引進的法律案》,作為牽制在尖端技術擁有優勢的中國企業,也促使北京無法仰賴日本。
反觀韓國,總統文在寅自上任以來,其外交政策主軸就是親中友朝鮮,在2019年底訪問中國時文在寅更強調,中韓是生命共同體,未來將努力不讓雙方關係因外部因素生變,也將在過去的經濟領域合作上繼續向政治與安全議題推進。而四月的韓國國會大選,文在寅所屬的執政黨「共同民主黨」及友好政黨取得過半席次,實際投票率還超過6成,創下近20年來新高紀錄。就此觀之,文在寅目前所採行的政策深得韓國民眾的認同,也讓美國難以見縫插針。
而在此次疫情中,中韓兩國透過建立聯防機制,共同防止疫情相互蔓延;而後又在疫情趨緩後於五月率先開啟中韓「快捷通道」制度,確保兩國的人才鏈、產業鏈、供應鏈、物流鏈都能順暢運行。這都是著眼於中韓作為戰略合作伙伴關係,2019年雙邊貿易額超過2,800億美元、人員往來超過千萬人次,確保兩國的互動極為重要。
根據韓媒報導,為尋求半導體設備替代供應商,華為已訪問韓國的半導體設備商,也在調查供應鏈的合作夥伴,確保未使用美國技術。而去年底,韓國三星企業也有意重新攜手中國挑戰台積電半導體霸主的地位,這雖符合中韓之間的共同利益,卻也遭遇日本對韓國半導體發展的遏制,而有難色。因此,北京所構思者是以建構中日韓FTA作為最大的吸引籌碼,以完成整合日韓兩國的半導體業者共同合作的目標。畢竟,中日韓三國的經濟總量佔全球總量的20%,若能完成三國的FTA簽署,輔以RCEP的推進,中國就可以消弭部分美國產生的傷害,走出自己的第三條路。
淡江大學一帶一路研究中心副執行長蕭督圜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