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券惹利益輸送質疑
直津更有助中小企求生
閱讀量: 6,545
出版: 2020-03-09 15:14
更新: 2020-03-11 00:47

新冠肺炎肆虐,特區政府推出多項經濟支援措施,冀紓緩受疫情影響的企業和居民,提振經濟,刺激內需,當中最引人爭議的莫過於向每名居民發放三千元的電子消費券,惹起社會一片利益輸送的質疑。誠然,在這個關節眼上,官員們不太可能有計劃地向某一企業輸送利益,更大的可能,相信是經財司在推出有關政策時沒有經過深思熟慮,急於上馬,博取掌聲,而沒有顧及政策可能帶來的種種後果。

經財司司長李偉農在記者會上爆出金句:不要將等待變成遺憾;然而,觀乎消費券這項措施,涉及行政法規的頒佈、大規模電子票券的製作和分發,企業收付設備的安裝、結算和付款安排等一系列工作,沒有兩三個月相信難以成事。再者,倘若消費券的使用期限為三個月,而每人每天最多只能使用三百元,企業要等到有錢落袋,從現在起計算,最起碼也要五、六個月的時間,而每間企業能獲得的金額也不確定,你叫資金周轉出現困難的企業如何是好?是遺憾地等待,還是等待自己永遠變成遺憾?

這讓筆者想起莊子裡的一則寓言故事。話說有一條魚擱淺在陸地上,向路人救求,路人慨然答允,說會叫人開鑿管道,引大海之水去求魚,你且耐心等候,魚一聽,雙眼反白,一命嗚呼。而本澳中小企業目前所面對的,正是這種沒有水的資金流動性不足問題。等到你經財司把消費券的工作鋪墊好了,開始迂回發生作用了,相信很多中小企已經是死蹺蹺了。而且,像旅遊、交通、餐飲、桑拿等依靠人流量的行業,當季度的客人沒有了就是沒有了,很難在往後的日子補回來,消費券對它們的實際作用究竟有多大,相信李司長也沒有任何評估。

眾所周知,關於地震後的救災,有所謂黃金七十二小時法則,而蘇州過後,不管你再花多少努力,能救回的人也就不多了。現時救助企業的黃金窗口期,筆者粗略估計也就只有約三個月,在收入厥如的情況下,剛性支出如薪金和租金,適足以拖跨很多本地中小企業,尤其是近年租金和工資上漲迅猛,中小企業日子本來就不好過,這些企業死了就不能復生,很多工人也就因此而要面臨失業了。所以,現在政府要做的最重要事情,是救急扶危,不要讓它們輕易死去,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直接向企業主們輸血,提供類似租金或工資等津貼,有效解決企業資金周轉的問題。

相較租金津貼而言,筆者認為工資津貼將較容易執行,政府可根據社保供款或財政局的職業稅資料,掌握每個企業僱用工人的數量,並通過工商業發展基金,按持居民身份證的全職工人數量,向企業主提供定額的工資津貼。根據統計暨普查局資料,本地居民就業人口約有二十八萬人,扣除四萬公務員和六萬博彩從業人員,約有十八萬人於私人企業工作,大部分為中小企。假如政府就每名本地工人向僱主提供一萬元的工資津貼,耗費公帑也只有十八億元,較諸消費券二十二億元少付四億元。如天鴿一樣,津貼通過緊急程序直接發放,避免迂回曲折,見效更快更為到位,能解企業於倒懸。特首賀一誠曾經作為成功商人,瞭解營商情況,實應好好考慮筆者建議,懸崖勒馬,廢止消費券計劃。

最後,奉勸李偉農司長一句,記者會是向公眾解釋和說明政府政策的場合,不是要人聽閣下說教和講道理,請好好向歐陽瑜司長學習實幹精神,不要自曝其短。

羅平男

留言

avatar
500

最新出版週報

線上閱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