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年底特朗普政府公布《國家安全戰略》報告,構築出「印太區域」的概念雛形,正式將中國定位為美國的「戰略競爭對手」,迄今許多跡象顯示,中美雙方過往相向而行的「競爭」關係,愈趨轉向以削弱對方實力為目標的「敵意對抗」關係。使得兩國政策專家擔憂未來是否將進一步走向冷戰時期的美蘇關係。
對應中國自2013年提出的「帶路倡議」,投資範圍已涵蓋126國和29個國際組織的基礎建設,勾勒出一幅橫跨亞、非、拉美和歐洲的建設計畫,華府上下充滿焦慮,似乎認定這是中國實現地緣戰略構想的擴張證據。對此,美國重啟1964年在對外援助法案下設置的開發融資機構-「海外私人投資公司」(OPIC),宣示將其重組為「美國國際開發融資公司」,預計挹注達600億美元的對外融資基金。
11月4日,美國商務部長羅斯與國家安全顧問歐布萊恩聯袂出席泰國東亞峰會,宣布將在印太地區推動「藍點網絡計畫」(Blue Dot Network)。該計畫由美、日、澳三國援助機構共同主導,旨在建立一套一體性的適用標準,讓受援國具備償還貸款的能力,從而獲得可持續性的建設經費。美國首先以印太國家為試點,倡議援助以透明治理、認證程序、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設施計畫,包括維繫經濟和社會運作的道路、港口和能源系統等建設計畫,日後再以印太經驗為基礎,推展至全球範疇。
為何選擇印太區域?根據羅斯指出,2018年美國與印度太平洋地區之間的雙邊貿易增長近6%,美國已是區域內外國直接投資的最大來源,至去年底總投資額近8,660億美元,這遠遠超過了中國在該地區的外國直接投資。可以觀察,羅斯所言頗有與中國較勁的意味。
究竟我們該如何看待「藍點網絡」?它是美國用來對抗中國的另一項「馬歇爾計劃」嗎?在冷戰期間,美國拒絕將蘇聯陣營成員參與此項歐洲復興計劃下的經濟援助和重建計畫,「藍點網絡」也同樣將要求區域內國家選邊站嗎?美國宣稱,藍點網絡計劃將鼓勵美國企業投資目標國家,儘管該計畫本身沒有援貸功能,但可以提供受援國融資管道,全然不同於中國政府對於國有企業投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高額補貼政策。
潛在的問題是,有多少美國企業願意配合此政策倡議,承擔區域內國家基礎建設和償債能力的風險,又有多少G20國家真正表達官方承諾,未來將配合美國政策,透過援貸方式投資區域內的優質基礎設施。
另一方面,中國國家發改委於9月發布《第三方市場合作指南和案例》,截至6月,中方已與法、日、英國等14個國家簽署第三方市場合作文件,建立第三方市場合作機制,各國政府共同為本國企業搭建平台在第三方市場開展經濟合作,其中又以日本企業最感興趣,此已展現在近日中、日高層友好互訪的趨向。
初步看來,「藍點網絡」確實帶有對抗「帶路倡議」的意圖,其初階步驟應由美國亞太盟邦啟動,惟成效關鍵仍取決於未來OPIC的籌資途徑,此又將關乎美國對於盟邦的影響力,以及在印太地區持續投入的戰略資源。誠如羅斯所言,「作為印太區域國家之一,特朗普政府將極力地推動美國參與此地區內的建設,並將區域內35個國家與美國的雙邊交往列為最優先政策目標」,然而,在中美邁向持久性衝突結構的脈絡下,美國此刻似應深思,當印太區域內的國家面對選邊站的難題時,彼等仍將傾向參與更具包容性的國際合作模式。
國際氣候發展智庫研究員陳偉華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