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大灣區生活配套助澳人融入發展建設
閱讀量: 4,914
出版: 2019-05-27 17:04
更新: 2019-05-28 23:31


作者:街總理事長吳小麗

 

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是國家繼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長江經濟帶之後,堅持深化改革開放、落實全面開放新格局的又一重要舉措,為國家迎來前所未有的歷史性機遇。同時,粵港澳大灣區也是推動港澳「一國兩制」事業繼續發展的偉大實踐,具有劃時代的里程碑意義。

近年,國家大力支持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和發展,珠三角有望助力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契機、探索粵港澳三方優勢互補和互利共贏的空間,再度引領新一輪的改革開放事業。隨着《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出台,標誌着「珠三角城市群」正式升格為「大灣區城市群」,為粵港澳三地發展成為繼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和東京灣區後的第四個世界級大灣區、打造國家現代化發展的新模板和新典範奠定堅實的基礎。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其中一項重點工作就是要思考如何突破在一個國家的框架下兩種制度並存、三個法域和關稅區的壁壘,以促進及鼓勵港澳居民更積極地自發融入大灣區發展,並向港澳發展注入新動能,形成互惠互利的三贏新格局,進一步豐富「一國兩制」的實踐內涵。

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可為澳門帶來新動能。從澳門在粵港澳大灣區內的定位來看,澳門一直作為我國與葡語系國家重要的對外窗口和平台,必須堅守本份、充份發揮好「一中心、一平台」﹝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中葡國家商務服務平台﹞的「橋頭堡」作用,務求通過大灣區的「錯位發展、優勢互補、協作配套」的合作機制,吸引更多國際化旅客和成為中葡經貿的連接口、聯繫人。正正因為這種動能,必定會鼓勵更多澳門居民參與大灣區的建設、甚至提起勇氣融入到大灣區其他城市居住、就業、創業、升學和養老。

有鑑及此,大灣區有條件營造更優待的條件和良好的生活環境,有效吸引和鼓勵更多澳門居民融入當地生活,尤其要重視及解決他們生活上的種種不便和困擾。為配合鼓勵澳門居民融入大灣區生活的工作,街坊總會去年開始積極籌備和開展相關研究調查工作、多次實地考察大灣區生活配套情況,並透過轄下中山辦事處持續收集居民的回饋及意見。

交通方面是到大灣區就業和創業的澳門居民比較關心的部分。建議從三方面完善:一是開放跨境車牌的申請,增加澳門單牌車入橫琴的配額,為跨境工作的澳門居民提供更多的便利;二是完善澳門居民集聚居住點與市區民生點之間的公共交通工具的站點選址、路線安排和班次頻率,以增加澳人到內地定居的意願;三是加快橫琴聯檢口岸及青茂口岸等跨境通關基礎設施的建設進度及澳門輕軌與珠海城軌的對接,構成大灣區互聯互通、便捷的鐵路網絡,降低通關口岸的壁壘作用。

就業創業支援方面,除了繼續對澳門青年提供一系列的諮詢和服務支援以外,希望能夠參照以往「澳人澳稅」的實踐和推行經驗,為在內地工作和生活的澳門居民提供吸引的優惠稅率、適當按照澳門實際情況和標準減免澳門居民個人所得稅費開支。

醫療方面是到大灣區養老的長者較關注的領域。因為現時持居住證的澳門居民不多,建議珠海醫保計劃試行初期可研究由政府全數支付,鼓勵居民使用的情況和成效,未來再根據實際情況而去決定以何種機制分擔和支援。此外,「互聯網+醫療」的模式已是新時代的趨勢,建議利用大數據、雲端等先進的技術研究構建大灣區醫療病歷互聯互通機制的可行性,省卻長者來回粵澳兩地奔波的辛勞。

居住方面,澳門居民普遍對於社會服務有需求。澳門的社會服務工作起步較早、發展完善,在行業人才培養和行業配套方面較為成熟,未來希望粵港澳三地可以加強互動交流和合作,把澳門標準的社會服務品牌在大灣區樹立口碑和開展服務,並加強對社服工作人員的支援和支持、培養更多相關人才,為在大灣區生活的澳門居民提供優質的保障和支援,進一步鼓勵更多的澳門居民融入大灣區生活。

留言

avatar
500

最新出版週報

線上閱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