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收膠袋稅只是第一步 其他環保政策須跟上
閱讀量: 3,798
出版: 2019-04-08 15:42
更新: 2019-04-09 22:03

遲遲未有行動的政府終於在上月向立法會提交《限制提供塑膠袋》法律草案,政府代表表示爭取在今年內完成立法工作。內地、台灣、香港已於多年前先後立法限制使用塑膠袋,澳門是兩岸四地中最後一個地方立法,和政府致力提倡的綠色生活、綠色出行等環保政策格格不入。限制提供膠袋只是環保第一步,其他環保政策須同時跟上,澳門才可以真正成為綠色及可持續發展的城市。

減少使用膠袋正確 膠袋的替代品須重視 減少廚餘更重要

減少使用膠袋只是開展綠色生活的第一步,政府須同時推行其他綠色及環保政策,成效才會更好及顯著,而澳門才可以成為一個綠色及可持續發展的城市。首先,在減少使用膠袋的同時,政府更應把關那些膠袋可在澳門出售。參考其他地區的做法,往後在澳門使用的膠袋須不含有毒/有害物料、非一次性、更容易分解等要求,以減低對對環境的破壞。上述規定須有法律支援才會有效,因為若只是鼓勵措施而非立法層面,站在方便及營利角度,只會有少數商界及市民主動配合政府。情況就如膠袋稅一樣,因為須要付出,市民就會想清楚是否真正需要膠袋,徵收膠袋稅是可以有效減少使用膠袋。

「沒有」膠袋使用,環保袋是現時最常見及常用的膠袋代替品。政府不能忽視環保袋的使用,因為若使用環保袋的方法不正確或出售的環保袋根本不是「環保袋」,其帶來的效果將會和濫用膠袋一樣嚴重。政府須立法規範環保袋的物料成份、不含有毒/有害物料、容易分解等要求,符合上述條件的環保袋才能在澳門出售。因為若沒有規管,使用不符合規格及標準的環保袋,只會增加浪費而非減少。香港的例子告訴我們,2009年香港開始徵收膠袋費,市民普遍預期垃圾數量及重量會減少,但現實是根據香港環保署2010年的數據,2010年比2009年多出25萬袋垃圾,當中包括各式各樣的環保袋、紙袋等;而袋裝垃圾的重量更增加17公噸。市民減少使用膠袋,但用了不符合環保規格及標準的環保袋,結果是得不償失。

澳門是國際旅遊城市,去年接待三千五百萬旅客人次,大量的旅客加上本澳居民,令到澳門的垃圾中廚餘所佔的比例驚人。根據環保局的數字,澳門人均每日棄置的垃圾量約2公斤,當中廚餘佔四成。可惜的是,即使政府努力推行廚餘回收計劃,但效果並不理想。政府表示每天收集約500多噸廚餘,但只能處理及回收當中的10多噸廚餘,經過廚餘處理機,製造出來的土壤改良劑,也超過本澳綠化所須的份量,且土壤改良劑不能出口。若不改變此模式,將來即使有中央廚餘系統,回收的廚餘也沒有用武之地,最重要的是從源頭減少食物浪費。

自助餐是深受市民及旅客的餐飲選擇,但自助餐亦間接增加食物浪費及廚餘。經營餐飲的朋友告訴筆者,若要有效減少食物浪費及廚餘,有若干方法可使用。一、盡量縮小碗碟的面積。此方法雖然會增加客人取食物的次數,但可以有效減少食物浪費,客人亦會有更多時間欣賞食物及認為物有所值。二、放置食物的保溫器宜圓形。長方或四方形的保溫器,散熱速度快,食物容易乾,間接影響客人的食慾及增加食物浪費。三、此方法最有效-提供優惠券。為鼓勵客人珍惜食物,若客人沒有浪費食物,在結帳時可即場給予優惠券,優惠券可以立即使用,折扣可以是5%,10%不等。當然,為了讓客人知道優惠券的情況,在餐廳門口或餐廳內的顯眼地方擺放優惠券的資料。客人更可選擇將折扣的金額作為善款,捐贈給和餐廳合作的慈善組織。

為鼓勵餐廳使用上述方法減少食物浪費及廚餘,政府可向使用上述方法的餐廳提供稅務豁免,但要享有稅務豁免,餐廳須增加一項服務,將快將到期的食物/罐裝食品等無償捐贈給提供「食物銀行」、老人院、兒童院等服務的澳門非營利慈善組織。餐廳日常都會棄置快將到期的食物/罐裝食品,為了減少食物浪費,將符合食品衛生安全的食物/罐裝食品捐贈給慈善組織,需要幫忙的市民得到幫助,慈善組織的財政壓力減輕,餐廳更可享有稅務豁免,一舉多得。

作者:梁立身

留言

avatar
500

最新出版週報

線上閱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