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房屋嚴重缺乏 須突破現行房屋政策體系
閱讀量: 4,718
出版: 2018-03-06 14:56
更新: 2018-03-07 00:32

b1

作者:立法議員高天賜

 

澳門特區成立至今,公共房屋(包括社會房屋、經濟房屋及公務員宿舍)一直遭人垢病,甚至是歷屆政府施政方面的死症。經濟的高速發展同步帶來大量民生問題,房地產炒賣導致樓價急速上升。特區政府至今仍未有效及有決定解決房屋被過度炒賣之實況。房屋問題尤為嚴峻,令越來越多澳門居民逼不得已搬遷至珠海居住,他們每天往來兩地,至少四次通關,對其家庭生活及求學造成極大的困擾及不便。

現時澳門各大口岸,不單在高峰時段,也會出現於口岸外排隊等候過關的人龍,對每日過關之人士帶來嚴重的不便,但特區政府至今仍未能執行緩和人潮之措施。原因在於特區政府缺乏魄力及沒有長遠眼光,消極怠慢牽涉到民生的問題。房地產炒賣特區政府的不作為導致一連串的民生社會問題,許多年青人認現時澳門房價已是天價數字,成為遙不可及的奢侈品。樓價飆升,工資的價值遠遠追不上樓價,辛苦賺來的儲蓄無法負擔房屋的首期,銀行的貸款也越來越少。

上述情況至今仍繼續惡化,同時港珠澳大橋即將通車,將來會有更多的外國人,尤其香港居民移居澳門。縱使有少數仍能負擔首期之年青人,承擔着巨額的供款,供款期長達數十年,儼然成為一群「現代版奴隸」。房屋價格虛高在於房屋的供應量,供應量不斷減少,而且本地及外地的炒家對澳門房屋的需求過大,令這項華人地區的必須品變得越來越稀缺。

澳門特區歷屆政府與舉足輕重且曾任要職的建築界商人官商勾結,明顯的例子為澳門特區成立18周年,從未於私人市場購入或興建任何一棟房屋作公務員宿舍,以及加緊興建足夠的公共房屋,以壓抑房地產炒賣氣氛。我們認為,政府針對房地產炒賣而採取的任何零星措施只會發揮減低成交量的臨時效果。近日特區政府推出之樓市調控政策,樓價仍然高企,完全不能發揮任何效果。

過往提出之樓市調控政策,只能短期產生心理影響,當心理影響被消化後,樓價將會再次攀升,因為並沒有消除需求不足的根本問題,加上近年落成之樓宇大部分為私人樓宇,更沒有興建足以滿足本地需求的公共房屋,以及沒有解決公務員等夾心階層(窮不夠窮、富不夠富的尷尬階層)的合理的房屋需求。

最近特區政府雖多次表示新城填海區、偉龍馬路、慕拉士發電廠等地段將會興建大量公共房屋,以解決供應量不足之問題。但據相關規劃方案,如澳門公共治理研究中心於2017年9月公佈之《公共房屋需求研究的最終報告》中提及,澳門公共房屋根據特區政府之規劃,將於2026年能解決供給量嚴重不足的狀況。但據特區政府縮減偉龍馬路之數量(由最初表示能提供8,000單位調低至6,500單位),以及表示新城A區之發展只先發展7,000單位,令我們不禁擔憂起來,相關房屋規劃能否如期如量完成,以達到足夠的供應量。

解決房屋嚴重缺乏的措施或政策的嘗試,前提必須突破現行的房屋政策體系,才有機會取得成效。要知道,作為華人主導的地區,澳門的各種社會問題,其深層的原因及根源都在於房屋二字。沒有房屋不僅是簡單的家庭問題,房屋問題將會轉化成具有深層次影響的社會問題,其影響不只是人口方面的影響,沒有足夠的房屋和體面的住房,沒有人會考慮生育的問題。生育率的下跌,嚴重影響社會人口結構的組成,從而形成老齡化社會,並將影響勞動力數量,使澳門的經濟難以永續發展,更會衍生更多的社會矛盾。

留言

avatar
500

最新出版週報

線上閱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