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日澳門的公共巴士服務嶄新一頁,以「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的新巴士服務模式正式投入運作,當局投放數以億計的資源,希望能夠藉此增加巴士班次、完善巴士設備和優化巴士服務,並落實跨區轉乘服務,以逐步改善本澳搭車難的狀況,進一步落實「公交優先」的政策。可惜以上宏願皆事與願違,在市民眼中巴士服務無法得以改善,三間巴士公司的合同即將分別到期,到底這個新巴士服務如何,有何經驗教訓讓將來新巴士合約作出改善,且汲取維澳蓮運的經營亂象以至破產的教訓,還市民一個好的巴士服務。
自2011年新巴士服務模式運作以來,初期社會對巴士服務的怨氣很大,巴士傷亡意外頻頻、巴士班次不足、司機態度惡劣。總而言之,巴士服務形式的改革,不但未能為廣大市民帶來耳目一新的公交服務,在當時反而淪為廣大市民的噩夢,而轉拆點出現於維澳蓮運的破產。
在新巴士服務遠遠仍未達標的情況下、又沒有諮詢公眾和交通諮詢委員會委員的情況下,交通事務局突然宣布批准三間巴士公司調升服務費,引來當時社會各界的口誅筆伐,批評政府「冤大頭」不顧公帑的善用與服務的質素,一昧只顧「科水」。在巨大的輿論壓力下,為了平息民憤,交通事務局只好急急宣佈暫時擱置調升巴士服務費計劃。
期後,維澳蓮維突然發出聲明指,由於很多外在不可控制的情況,加上員工成本遠高於最初的預期等種種原因,造成維澳蓮運嚴重的財政困難,每月赤字達600萬,在持續受到沉重的財政虧損下,決定退出澳門巴士服務經營。後來由中資的新時代接手維澳蓮維的路線,巴士服務失控的局面始緩和下來。
雖則如此,但6年過去,搭車難這個老問題仍未解決,政府一擲數以億計的公帑去開展新巴士服務模式,以解決困擾市民多時的「搭車難」問題,過程經歷多番波折,且服務質素仍有很大改善空間,花了這麼多錢,忍受了多年,整個新巴士服務合同的成效到底如何,政府有必要詳細交代。假如成效欠佳,澳門是否仍要堅持這種「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的巴士模式,是否需要探討另一種可行的巴士服務模式,還澳門市民一個好的公共巴士服務。
三間巴士公司的合同即將分別到期,到底這個新巴士服務如何,有何經驗教訓讓新的巴士合約作出改善,尤其新巴士合約中服務費與服務質素必須要掛鈎,不然只會重蹈6年前的夢魘。維澳蓮運基於形象欠佳,當時破產時市民沒有太大留戀,但畢竟負責公共服務的公司破產,對其公共服務有很壞影響,政府亦要汲取維澳蓮運的經營教訓,避免再有公共服務營運商突然破產,影響市民日常生活。
作者:楊雪雲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