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推行15年免費教育多年,香港及內地亦沒有實施此項政策,可能是礙於資源及其他因素,亞洲其他大部份地區亦未能推行,澳門在此方面處於領先地位,不知羨慕多少人。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培養人才對社會發展十分重要,研究亦顯示投放資源在教育長遠會有顯著成果及實效,而投放資源辦好基礎教育對比大專教育對社會更有貢獻。
基礎教育政府投入 高等教育市場導向
2017年的特區政府預算,單是教青局、高教辦、澳大、理工、旅遊學院的財政預算已接近96億,約佔政府總開支10%。當中,教青局的預算是60億,大部份會用在資助澳門各中小學及幼稚園的身上。除15年免費教育外,過往數年,特區基本上每年都會上調對經濟困難學生的教育資助,而對所有學生則會提供書本文具、交通費等資助。高等教育方面,本地居民入讀高等院校的學費較非本地生便宜。
96億預算應該如何分配才更有利社會的發展?是否一個合理及充足的教育資源投放?2004年投放在教育的資源只有20億,至2017年增長接近5倍;2004年,高中入學率是73%,2015年為95%,上述數字令人滿意。2015年,完成高等教育的就業居民比例為34%,而政府的目標是2020年達至亞洲發達地區的水平(37%至52%不等)。距離餘有不足3年時間,代表政府可能需提供更多資助給予本地居民,吸引他們升讀大學及回澳就業,以提高完成高等教育的就業居民比例。
企業、富豪或機構希望提升本身形象或品牌,很多時候會選擇和高等院校合作,方法包括資助設立學科、贊助興建學院、冠名大樓、推出特別獎學金等。因此,特區在不須增加高等教育資源情況下,可參考鄰近地區的做法,以「1+1」的方法吸引單位/個人踴躍向各大院校捐款,如單位或個人捐款1億,政府再加1億給予院校。此方法既可吸引企業與個人捐款,高等院校希望增設學科則靠本身努力尋找捐款,而得到的回報是雙倍,是三贏方案,政府亦可因此減輕對高等院校的資源投入,而將更多的資源投放在基礎教育上。
不是每個家庭都願意投入資源在兒女的基礎教育上,但人們普遍觀念是希望子女升讀大學,最好是入讀全球知名大學學府,父母更願意投放資源在兒女的大學教育上。基層的家庭可能沒有資源給兒女攻讀大學,更不要說投放資源在兒女的基礎教育。因此,政府更有需要投入資源辦好基礎教育,為所有學子提供優質的基礎教育,確保兒童不會因為家庭原因而得不到良好教育的機會。
澳門的高中入學率在2015年已是95%,代表差不多全部適齡學子已入讀中學,那如何再優化基礎教育?小班化是一個趨勢,中學亦可以逐步採用小班化模式,增加學生及教師的互動,提升學生的知識水平。現今科技日新月異,政府需投放足夠資源讓每間學校有充足資源購買足夠的電子設備,令中小學生在不需負擔高昂的費用下也可以接觸現代科技科學,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生喜歡及熱愛科技及科學,日後學生不論是繼續升大學或就業,學生亦有結實的基礎向前發展。
另外,在融合教育方面,澳門可以向前走一大步,傷健、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的學生可以在同一學校內學習,學生從小明白社會上有不同人一起生活,知道及適應現實社會,學習多元開放包容,要接受每人有自己的特點,大家和平友愛相處,社會當然和諧穩定。上述種種措施當然須要政府投入更多資源才可實現,但基礎教育是為學子打下穩健基礎的關鍵,不能輕視;高等教育可以吸引眾多投資,更應該利用市場力量,政府不需過度投入資源。
作者:梁立身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