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類對環境保育的意識覺醒,各國人民紛紛感受到環境污染問題所帶來的嚴重性,當中以氣候變暖的問題得到世界各國所重視。澳門雖然細小,但作為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之一,再加上每年數以千萬計的流動旅客,垃圾問題的壓力一直存在,建築廢料堆填區爆滿多時,而且多次發展火災,政府還未有辦法處理。至於家居垃圾方面,環境保護局開展為期一年的「澳門生活垃圾收費制度研究」,希望尋找適合澳門的生活垃圾徵費模式。
垃圾問題處理不好不單非常擾民,而且十分趕客,特別是旅遊城市,清潔與否直接關係到旅客數字的多寡,然而,旅客越多產生的垃圾就越多。六十多萬的人口再加上每年數以千萬計的旅客,產生的垃圾量可想而言。本澳現時採取焚化來處理垃圾,但會做成空氣染污與環境染污,所衍生的「九澳飛灰」環境染污,社會至今仍歷歷在目。
政府提出「源頭減廢、分類回收」,希望逐步引入「污染者自付」等不同政策,從而推動垃圾回收和分類的工作。為此,環境保護局開展「澳門生活垃圾收費制度研究」,根據澳門現時的生活垃圾收集方式及情況,評估適合本澳實際情況的生活垃圾徵費模式及建議可行方案,希望爭取人均垃圾棄置量在未來十年減少三成或以上。
有關研究預計在2016年第四季開展,為期十二個月,在完成研究後將適時對外公佈。除計劃開展的生活垃圾收費制度研究外,環境保護局早前已進行澳門建築廢料管理制度和限制使用塑膠購物袋之公開諮詢,未來將考慮進一步透過經濟手段來推動有關廢棄物分類和減廢行為。
現時大中華地區只有台灣實施生活垃圾收費政策,台灣居民必須用收費的垃圾袋來棄掉日常生活垃圾,而且運作得相當理想,看似是澳門垃圾收費的理想參考對象。然而,不論實施那一種垃圾收費制度,也無可避免要大幅減少街道的垃圾桶數量,會否導致大量的生活垃圾被隨街棄掉,適得其反,這是最為關鍵的一個環節。
台灣的垃圾收費政策經過一段痛苦期,初期導致台灣居民四處亂掉垃圾,現在是經過長時間的教育與工作支撐出來的成果。澳門的環境本身不算差,這是澳門人對自身地方的責任感,愛護澳門這片土地。不過,澳門人始終對環境保護的概念其實不太清晰,實行率較低,應該透過公民教育來加強,政府以身作則、法律法規的手段監控管理,相信要澳門市民適應生活垃圾收費並不困難。
不過,澳門自身除了數十萬的居民外,更有數十倍之多的旅客,他們的生活垃圾只能在街或酒店棄掉,由於旅客一般的環保意識不高,假如找不到街道垃圾桶,他們很可能會隨街亂掉,由於旅客數量眾多,衍生的問題可以好嚴重。本地市民可以透過教育來漫漫提升,但這一招對旅客難以奏效,「澳門生活垃圾收費制度研究」的重點方向,應該落在旅客身上,有何良策令數千萬的旅客減少掉垃圾,更甚是向旅客徵收垃圾費,也希望在這次研究結果中看見,不然只是白白浪費多一年的時間。
作者:楊雪雲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