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對中美關係前景持樂觀態度
閱讀量: 1,058
出版: 2017-03-20 20:27
更新: 2017-03-21 23:49

a1%e3%80%90%e6%96%b0%e8%8f%af%e7%a4%be%e5%9c%96%e3%80%91

【新華社訊】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閉幕後,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會見中外記者並回答記者提出的問題。李克強表示,我們對中美關係前景持樂觀態度,因為中美建交幾十年了,已經有了廣泛的共同利益。另外,他指中國仍然是世界經濟復蘇乏力情況下推動全球增長的重要力量。李克強亦指國家將設立專項基金,不惜重金組織最優秀的相關科學家攻關,抓緊把霧霾形成的未知因素找出來,使治理霧霾更加有效。

他說,特朗普總統當選以後,習近平主席和特朗普總統通了電話,兩位元首都表示要共同推進中美關係向前發展。特朗普總統和美國新政府的高官也都明確表示,要堅持一個中國的政策,這是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不是風雲變幻能夠動搖的,也動搖不得。「有了這樣一個政治基礎,中美合作的前景是廣闊的。」

李克強表示,當然,中美之間也有分歧,比如在就業崗位、匯率等問題上有些看法不一,或者在安全問題上也有不同認識。中美雙方都需要保持戰略定力,加強溝通,坐下來談,增進相互了解和理解。李克強說:「現在兩國外交部門正就兩國元首會晤進行溝通。」

他強調,中美關係不僅關係兩國利益,而且涉及到地區和世界的和平安全穩定,我們要維護它前行。

李克強以貿易問題為例指出,他在兩會參加代表團討論時,有來自外貿企業的人大代表說,雖然中方是貿易順差,但是企業生產的產品利潤90%以上是美國企業拿走了,中國的生產企業拿到的利潤最低只有2%-3%。據有關統計,光去年一年,中美的貿易、投資給美國創造的就業崗位過百萬個。

「當然,各方的統計方法可能不一。沒關係,我們坐下來談,總是會有共識,即便一時達不成共識,可以擱置分歧。」他說,智者的辦法是擴大共同利益,分歧點所佔比例就會更小。

「我想起前兩天看到國際上有一個權威智庫發表文章,他們認為,如果中美發生貿易戰的話,首先受損的是外資企業,首當其衝的是美資企業。」李克強說,我們不希望看到打貿易戰,貿易戰帶不來貿易公平,而且雙方都受損。

李克強說,中方希望,中美關係不管有什么樣的坎坷,還是要向前走、向好處走。「中美兩國人民都是偉大的人民,我們有智慧來管控分歧,我們有需要也有條件來擴大共同利益。」

另外,他在回答有關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問題時說,我們把今年經濟增速定在6.5%左右,我看到有外媒報道說中國是溫和下調了增速。其實,增長6.5%這個速度不低了,也很不容易。「我曾經在中國少林寺陪同外賓看過武僧表演,幾歲的小武僧一口氣翻十幾個跟頭不費勁,而練過十幾年武功的青年武僧翻三五個跟頭就了不得了,主要是塊頭大了。」李克強說。

他表示,如果今年中國實現經濟增長目標,增量比去年還要大,因為這是在我們經濟總量已經超過74萬億元人民幣,相當於11萬億美元基礎上的增長,而且可以帶動1,100萬人以上的就業。這符合經濟規律,也可以使注意力更多地放到提高品質和效益上來,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不會低,中國仍然是世界經濟復蘇乏力情況下推動全球增長的重要力量。

對於風險,李克強表示,今年世界經濟政治不確定的因素很多,這是很大的外部風險。對中國來講,不發展是最大的風險。我們保持中高速的穩定增長,本身就是在為世界穩定做貢獻。

「當然,我們自己也有一些不可忽視的風險,剛剛你講到像金融領域。對於這些風險點,我們是高度關注的,發現了會及時處置、靶向治療,不會讓它蔓延。」李克強強調,中國金融體系總體是安全的,不會發生系統性風險。因為我們有很多應對工具,儲備政策許多還沒有用。我們的財政赤字率沒超過3%,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在13%,撥備覆蓋率176%,這些都超過許多國家,特別是國際所確定的相關標準。「所以我們是有能力防範風險的。當然,我們在中高速行進當中也會繫緊安全帶,不會讓風險‘急性發作’,更不會發生區域性或者系統性的風險。」李克強說。

李克強在回答有關治理霧霾的問題時說,霧霾問題的確是百姓的痛點。藍天和空氣一樣,對每個人都是平等的,我們在座的各位都希望看到更多的藍天,但中國在發展過程中確實遇到了環保特別是霧霾問題的挑戰。我在政府工作報告當中講了五條措施,會堅定地向前推進,真正打一場「藍天保衛戰」。但是也坦率地告訴各位,這是需要有一個過程的。

李克強說,我們治理霧霾重點對著燃煤、尾氣排放、揚塵等,但今年我參加兩會討論的時候,有科學家說,除此之外還有很重要的因素,霧霾的形成機理我們還沒完全搞透。科學家還要做充分的論證。「大自然的陰晴風雨不是人類能支配的,但是我們可以支配我們的行為,可以轉變我們的發展方式。我和大家的心情一樣,霧霾要治理,藍天在未來不會也不應該成為奢侈品。」李克強說。

留言

avatar
500

最新出版週報

線上閱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