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訊】持續4天的歐盟與英國第三輪「脫歐」談判8月31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結束。由於雙方在諸多核心議題上存在難以彌合的分歧,本輪談判未取得實質性進展。分析人士認為,隨著談判進入深水區,雙方圍繞核心利益的博弈將更加激烈,但來自聯盟和英國國內的壓力使得雙方很難在短期內達成重大妥協,這種「談不攏」的僵局有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不過,談判拖延下去,對雙方都不利。
在聯合記者會上,歐盟「脫歐」首席談判代表米歇爾·巴尼耶坦言,本輪談判未取得任何「決定性」進展。雙方在「分手費」、公民權利以及單一市場等核心議題上存在較大分歧,遠未到「取得實質性進展」的地步。在「分手費」問題上,巴尼耶認為英方立場有所倒退。「英國政府在7月份的第二輪談判中意識到,‘脫歐’後依然對歐盟有財務方面的義務,但本輪談判中英方又稱他們的義務僅限於‘脫歐’前的‘分手費’。」
對此,英國「脫歐」事務大臣戴維·戴維斯回應說,英國將繼續履行法律義務,但前提是這些義務是真實的。他強調,英方有義務維護本國納稅者的利益。在公民權利問題上,雙方依舊沒談攏。巴尼耶重申歐盟法院應有權監督在英歐盟公民權利的維護情況,但遭到英方堅決反對。圍繞單一市場問題,巴尼耶直言,英方「身處(歐盟)市場外但有規則制定權」的打算根本行不通。
不過,在歐盟與英國陸上邊界問題上,雙方取得了一些進展。據戴維斯介紹,雙方以英國立場文件為基礎就保持「共同旅遊區」、維護《北愛和平協議》等議題進行了良好的商談,同時還就維護邊境工作人員權益、保護雙方公民目前在彼此境內享有的醫保權益等具體問題取得一致。與第二輪會談新聞發佈會的「心平氣和」相比,第三輪會談的新聞發佈會充滿火藥味,巴尼耶和戴維斯多次互懟,以至於有記者在問答環節直接問巴尼耶是否「十分惱火」。
分析人士認為,雙方在原則性問題上的分歧主要有兩點:第一,歐盟要求雙方應「先了結過去然後才能面向未來」,即要在「分手費」 「公民權利」等核心議題上積累足夠的共識和互信後才能開啟關於雙方未來關係的談判;而英國則認為「過去和未來存在諸多不可分割的重合」,有關談判可以同時進行。
第二,歐盟堅持,在單一市場問題上,英國「脫歐」不得影響歐盟監管和執行歐盟相關法規的能力,不得影響歐盟的自主決策權。而英國既想重新獲得自主權,實行自己的標準和規定,又想讓本國的法規自動在歐盟獲得認可。這在巴尼耶看來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為「你無法置身於單一市場外,同時還可以影響其法規」。
除了雙方立場本身相去甚遠外,來自各自內部的壓力也捆住了雙方的腿腳。目前,歐盟除英國外的27國在「脫歐」問題上立場一致,加強內部團結的呼聲很高。德國外長加布裏爾8月30日表示,團結對歐洲的未來至關重要。在這種背景下,不與聯盟共進退明顯「政治不正確」。
反觀英國,雖然在8月15日以來陸續公佈了多份立場文件,但英國國內關於「脫歐」路線的爭執依然不斷。8月27日,反對黨工黨態度出現大反轉,公開支持「軟脫歐」,再次引爆路線之爭。英國政客還需要時間權衡,究竟哪種路線既能維護英國利益又能保住他們的選票。在想明白之前,他們很難下決心做出妥協。
分析人士認為,雖然雙方在新聞發佈會上劍拔弩張、唇槍舌劍,但目的只是給對方施壓,以博取最大利益。事實上,雙方都拖不起。對歐盟而言,「脫歐」談判牽扯著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如果久拖不決,不僅影響歐盟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和公信力,還會在聯盟內部造成巨大的資源浪費,甚至有激化內部矛盾的風險。
對英國而言,「脫歐」前景的不確定性正在對其經濟產生不良影響。久拖不決不但會影響企業、公民和投資者對英國的信心,還會加劇政治、社會等領域的矛盾分歧,有可能引發更多無法預料的「黑天鵝」事件。除此之外,「脫歐」問題久拖不決還會給全球經濟帶來不確定性。英國首相特雷莎‧梅8月30日的日本之行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打消日本因「脫歐」問題而對日英自貿區談判的顧慮。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