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訊】美國總統特朗普8月14日簽署行政備忘錄,授權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審查所謂的中國貿易行為,包括中國在技術轉讓等知識產權領域的做法。此前有分析人士稱,萊特希澤可能對中國發起所謂的「301調查」。此舉已引發各界對美國採取單邊行動損害中美經貿關係的擔憂。
所謂的「301調查」源自美國《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該條款授權美國貿易代表可對他國的不合理或不公正貿易做法發起調查,並可在調查結束後建議美國總統實施單邊制裁,包括撤銷貿易優惠、徵收報復性關稅等。
誕生於上世紀冷戰時期的「301調查」在上世紀80年代的美日貿易糾紛中被多次使用,並曾引發國際社會強烈不滿,因為這一調查具有極強的單邊主義色彩。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查德‧鮑恩形容說,在這一調查中,美國政府既是警察(判斷外國政府是否有錯)、又是檢察官(提起訴訟)、又是陪審團(甄別證據)、又是法官(決定是否採取報復性措施)。
這種單邊主義色彩濃厚的舉措與全球化現實格格不入,因此在1995年世貿組織成立後,「301調查」就基本被美國政府束之高閣。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製成為全球各國解決貿易糾紛的權威平臺。正如上世紀90年代初美國貿易代表卡拉.希爾斯所說:「沒有世貿組織,將是叢林法則。」
事實上,除了可能的「301調查」外,美國政府已對中國開展了其他類似調查,包括商務部正在進行的對鋼鐵和鋁進口產品是否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的「232調查」,以及國際貿易委員正在進行的對光伏電池及組件採取緊急限制進口措施的「201調查」。
這些調查的共同之處在於:均具有很強的單邊主義色彩,並且所援引的都是誕生於冷戰時期、在世貿組織成立後很少使用的法律。美國政府大規模“復活”這些塵封的法律工具來處理經貿問題的做法,引發各方擔憂。
任何世貿組織成員採取的貿易措施,都應該遵守世貿組織的規則。中美經貿關係是中美關係的壓艙石和推進器,對於雙方來說,合則兩利,鬥則俱傷。作為全球前兩大經濟體,中美對於維護國際多邊貿易體系的穩定至關重要。在全球化日益深化發展的今天,共同維護平等開放的多邊貿易體制,捍衛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爭端解決機制是中美兩國義不容辭的責任。
單就中美經貿關係來看,單邊主義行為也絕不可能解決兩國存在的經貿失衡問題。今天的中國經濟規模更為龐大,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美兩國的經貿關係也更加交融。過去30多年中美雙邊貿易額增長了200多倍,去年雙邊貿易額已超過5,500億美元,截至去年底雙向投資累計超過1,700億美元。面對全球最重要的雙邊經貿關係,訴諸過時的單邊主義舉措不僅傷人,更會害己。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