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合作篇
堅持國家所需澳門所長原則打造一中心一平台
澳門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地位日益提升
閱讀量: 5,540
出版: 2019-10-28 17:55
更新: 2019-10-30 01:33

澳門作為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城市,也是粵港澳大灣區四大中心城市之一。自回歸之後,澳門與內地在各個領域也進行合作,積極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堅持「國家所需,澳門所長」的原則,打造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隨著港珠澳大橋的開通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出台,澳門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和功能日益提升,國際地位及整體競爭力不斷增強,大大有利促進民生福祉及社會長期繁榮穩定發展。

中葡論壇發揮澳門聯繫中國與葡語國家平台作用

中葡論壇於2003年創立,由中央政府發起、商務部主辦、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承辦,安哥拉、巴西、佛得角、幾內亞比紹、莫桑比克、葡萄牙、聖多美和普林西比,以及東帝汶等八個葡語國家共同參與,是以經貿促進與發展為主題的非政治性政府間多邊經貿合作機制,旨在加強中國與葡語國家之間的經貿交流,發揮澳門聯繫中國與葡語國家的經貿平台作用,促進中國內地、葡語國家和澳門的共同發展。

由於澳門特別行政區的歷史因素,作為內地與葡語國家的仲介和橋梁的優勢明顯。澳門早與葡語國家已有廣泛和密切聯繫,亦採用與歐洲大陸相近的法律和行政架構,有利於葡語國家通過澳門瞭解內地。而中葡論壇亦於2003年在澳門成立及舉行第一屆部長級會議,利用澳門和葡語國家的特殊關係和潛力,作為中國和葡語國家之間經貿的發展平台。

「十三五」規劃提出的CEPA升級目標提前完成

同年,《內地與澳門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簽署。CEPA是中央政府按照「一國兩制」的方針,在世界貿易組織規則的基礎上,就處理內地與香港、澳門經貿關係做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性決策。CEPA以互利互惠為基本原則,既遵守了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則,又符合三地經貿交流與合作的實際,減少市場壁壘及政府管制等措施,加強港澳地區與大陸的經濟貿易聯繫,對於促進三地經濟優勢互補,共同發展,保持香港、澳門的長期繁榮與穩定,具有現實和深遠的意義。

到2018年簽署的《CEPA貨物貿易協議》,標誌著CEPA的升級全面完成,連同之前已簽署的《CEPA服務貿易協議》、《CEPA投資協議》和《CEPA經濟技術合作協議》,標誌著國家「十三五」規劃提出的CEPA升級目標已提前完成,內地與澳門的經貿工作邁上新台階。

橫琴為澳門與內地首個二十四小時通關的口岸

2009年國務院通過《橫琴總體發展規劃》,將橫琴定位「一國兩制」下探索粵港澳合作新模式的示範區,深化改革開放和科技創新的先行區,促進珠江口西岸地區產業升級的新平台,強化了澳門在橫琴發展的機遇,橫琴也被指是澳門各產業的擴展地。近十年橫琴自身也迎來迅速發展,生產總值從不到3億元人民幣,增長到逾180億元人民幣。橫琴在2013年起為當地工作的港澳居民提供稅務優惠,按其在內地與香港個人所得稅的差額,給予全額補貼,橫琴口岸也成為澳門與內地第一個二十四小時通關的口岸。人大常委會於今年10月表決通過,授權澳門特別行政區管理橫琴口岸澳方口岸區及相關延伸區。

2011年《粵澳合作框架協議》簽署,協議提出產業協同發展、共同開發橫琴、研究共享社會公共服務等一系列緊密合作的舉措,為兩地共同打造世界級的新經濟區域和優質生活圈,為澳門特區建設成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加快經濟適度多元化步伐、促進特區的可持續發展,創造了更有利的條件,為廣大澳門居民的就業、學習和生活,以及澳門企業的提升發展創造了嶄新的機遇。

一帶一路為澳門提供非常寶貴的機遇

「一帶一路」的構想於2013年提出,是為了使各國經濟聯繫更加緊密、 相互合作更加深入、發展空間更加廣濶,用創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以點帶面,從綫到片,逐步形成區域大合作。而澳門經濟對博彩業的依賴性愈發增強,澳門經濟急需尋找新的引擎,以推動其調整轉型和適度多元化,打開和拓展新格局。「一帶一路」戰略的推出,無疑為澳門提供了非常寶貴的重大發展機遇,為澳門提供了一條解決經濟發展矛盾、破解發展難題、探索發展新方向的路徑。

行政長官崔世安於2016年到北京向國家領導人述職時,中央正式批准澳門參與國家「一帶一路」的工作。崔世安表示,「一帶一路」沿線有60多個國家和地區,鄰近澳門的省份就有廣東省及福建省,「一帶一路」有很多發展機遇讓澳門參與,澳門參與「一帶一路」有三方面可以着力,一是旅遊,二是金融,三是人文關懷,希望透過僑界,民心相通,推動人文工程的工作,未來與「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和地區促進文化交流。

港珠澳大橋通車具深刻政治經濟和社會意義

世界最長跨海大橋、全長55公里的港珠澳大橋於2018年通車。港珠澳大橋的建成通車,具有深刻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意義。在政治層面來看,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設的大型跨海交通工程,豐富和發展了「一國兩制」方針的理論和實踐。在經濟層面而言,粵港澳大灣區連接「一國」、「兩制」、三個關稅區,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對於香港、澳門和珠江三角洲西岸地區在推動經濟發展方面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社會層面方面,在港珠澳大橋珠澳口岸,創新實現「合作查驗、一次放行」的通關模式,為粵澳兩地的人員往來提供便利,也為進一步探索創新通關模式做出了積極工作。港珠澳大橋開通1周年,大橋通車至今累積通關人次超過 1,400萬,當中澳門居民約佔18%,運作基本符合各界預期。

打造以中華文化為主流的交流合作基地

2019年,國務院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除確立澳門發展定位外,還明確澳門作為中心城市,澳門要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打造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支持澳門以適當方式與絲路基金、中拉產能合作投資基金、中非產能合作基金和亞投行開展合作。規劃又提出,支持澳門依法以「中國澳門」名義或者其他適當形式,對外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和參加有關國際組織,支持澳門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加入亞投行,支持絲路基金及相關金融機構在港澳設立分支機構。

大灣區規劃網要還提出加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包括提升增強澳門機場功能,支持澳門機場改擴建,支持澳門機場發展區域公務機業務。規劃綱要又提到進一步完善澳門單牌機動車便利進出橫琴的政策措施,研究擴大澳門單牌機動車在內地行駛範圍;完善粵港、粵澳兩地牌機動車管理政策措施,允許兩地牌機動車通過多個口岸出入境。

作者:蔡少民

留言

avatar
500

最新出版週報

線上閱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