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以來澳門民生指數研究
對澳門參與大灣區的啟發
閱讀量: 6,920
出版: 2019-08-19 11:24
更新: 2019-08-20 23:40

八月九日,《回歸以來澳門民生指數研究》(下稱「研究」)發佈,該《研究》通過走訪調研,確立了民生指數的指標依據,形成了民生指標體系,在問卷和訪談的基礎上,對回歸以來澳門民生狀況進行分析,並提出了結論和建議。這一研究,比較全面、客觀地建構了民生指標體系、回顧了澳門回歸二十年的民生狀況,是一個開創性的研究,對現任和未來執政團隊科學執政、關愛民生多有幫助;同時也使廣大居民比較清楚地了解回歸以來我們自身生活發生了哪些變化。尤其可喜的是,《研究》報告將民生問題與灣區發展結合起來,讀來讓人深受啟發。

根據《研究》發佈的內容顯示,澳門居民失業率從1999年的6.3%下降至2018年的1.8%,就業不足率僅為0.5%。《研究》表明本澳居民對醫療服務方面評分均值為5.50分,但居民對就醫輪候時間的滿意程度表現不佳,僅4.29分。「1.澳門醫療體系運行良好,居民整體健康水平位於國際前列」,「2.澳門特區每千人享受的醫療資源逐年上升,但高學歷專科醫護人員缺乏」,「3.醫療服務需求增加,人口老齡化將對醫療系統構成一定壓力」,「4.公營醫療資源有限,看病輪候時間長」。

在社會保障方面,澳門居民在社會保障方面總體滿意度為6.35分,「在澳門人口老齡化的背景之下,以長者為對象的社會設施及服務將承擔更多的責任」,但1,108份問卷調查結果反映,有283名受訪者對長者醫療服務不滿意,251人不滿意安老院舍宿位不足,227位受訪者不滿意養老額度低。

從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出,澳門目前的就業充足,基本沒有多餘的勞動力開發新的行業;雖說澳門的醫療和社會保障總體不錯,但看病輪候時間久,養老院宿位短缺成為人們共同關心的問題。研究者對上述問題,並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是從全局對待,提出了與大灣區其他城市聯手合作的解決思路。這是一個極有見地、切實可行的建議。

眾所周知,醫療和養老是民眾共同關心的大事,如果能夠藉助灣區建設把澳門的醫療和養老問題通盤解決,將從根本上解決了困擾澳門多年的問題。澳門醫療受到的困擾一是專科醫生不足且典型病例個案少,二是急重疾病輪候時間長,三是專業護理人員與老齡病患人數不成比例;在養老方面的問題,最突出的就是院舍不足。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之後,人們對醫療和養老的要求更高,這既對從業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為從業者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前景。

如果特區政府能夠與周邊城市(如珠海橫琴、廣州,逐步外延)協商,按照「共建、共用、共享」的思路建設「灣區醫院」、「灣區養老院」,由內地提供醫生、土地資源;澳門提供資金、管理理念和先進的醫療技術,聯合當地建設專科性灣區醫院、灣區養老院,共同經營,灣區居民共同使用,為整個大灣區服務。使澳門的管理者和醫生在澳門和灣區醫院自由流動,提高醫生的專業化程度和醫療水平,患者在灣區醫院就醫可以享受與當地一致的醫療保障。既提高了醫生的醫術,也解決了患者的難題,同時還能保證醫院的正常運營。養老院也採用同樣的服務和運營模式。這種共建、共用、共享既符合「一帶一路」倡議和大灣區建設的趨勢,也將會是一個內地、澳門,業者與居民兩全其美,政府、機構、長者、患者各方共贏,皆大歡喜的大好結局。

作者:澳門城市大學澳門一帶一路研究中心主任周平

留言

avatar
500

最新出版週報

線上閱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