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性破壞與破壞性創造─談創業
閱讀量: 4,143
出版: 2016-12-13 18:43
更新: 2016-12-14 00:43

政府工商業發展基金自一三年起推出「青年創業援助計劃」,支持年青人自己做老闆,立意雖善,但對於提振經濟活力、發展產業多元,收效不大。觀乎基金網頁上所公佈資料,迄今批准資助申請900多宗,平均每宗獲貸20多萬元,主要集中在零售和餐飲行業等入行門檻不高的行業。

誠如官委議員在經財司施政答問大會上所言,創業可不是兒戲,成功者百中無一,靠的是運氣加本事。政府打本給年青人做生意,鼓勵他們冒過大的風險,扭曲了正常的商業評估,讓他們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愛之適足以害之。想像很美好,現實卻很殘酷。市場經濟之所以能夠茁壯成長,靠的是不斷地汰弱留强,犧牲小我,完成大我。個別企業的破敗與衰亡,商人個人所遭遇的不幸,正正是市場經濟活力之所寄。例如,餐飲業不停有店舖開張及結業,但行業始終蓬勃發展,成為本澳旅遊特色。這其實就像人體的自然新陳代謝一樣,個別細胞的消亡毁滅,促進了身體的健康成長。道法自然,揠苗助長,反而對健康有害,人體如是,經濟體也如是。

然而,賭收暴漲,庫房充盈,政府近年花起錢來毫不手軟,而為了維穩,多年來更向社會大派金錢,所謂節儉行政,純屬官僚自欺而不能欺人的屁話。本來以政府之顢頇敗家,多派點錢給全澳市民,也算是極大的德政,可是,在創業上作利息資助或其他支援,却只會讓創業失敗者諉過於人,認為是政府政策支持不足,導致他們最終失敗。不能承擔失敗的後果,沒有打掉門牙和血吞的犟勁,如何談得上企業家精神,這樣的創業者,只是政策的尋租者,對經濟長遠發展,實際上半點幫助也沒有。

在議事堂上,另一位官委議員大言炎炎,首先發言,要求政府加大力度支持創業,並謂失敗乃成功之母,錯得愈多,學得愈快云云。馬之言,正顯露出其含着金鑰匙出世,不諳商業為何物的無知。在商場上,只有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失敗了就證實你的那一套不管用。看看梁維特時常掛在嘴邊的風投基金是如何選擇投資項目的,便可知一二。

資深風險投資者更看重的是經營者的個人素質,有成功創業經驗者才是他們的優先選擇,風投投的往往是人而非項目。失敗了一百次,累積了一百次的失敗經驗,不代表你下一次會做得更好,只表示你不適合創業罷了。你屢戰屢敗,屢敗屢戰,這是你的事,與人無尤,但其他納稅人却沒有義務為你的失敗買單,用公帑給你交學費。這麽簡單的道理,靠着顯赫背景而成為議員的年輕才俊,却是一點也不明白,真是嗚呼哀哉。

說到底,創業,靠的是從實踐中學習,不斷動腦筋,解決現實上遇到的各種困難。單憑滿口時髦理論根本無法成功。天賦、運氣、拼勁、悟性在成功路上缺一不可。君不見大學工商管理系教授能成功創業者,真的是鳳毛麟角。許多商場上的真實知識和技巧,連街邊小販也比他們豐富,只是小販只會做不會說罷了。

筆者時常在想,工商業發展基金中負責審批的官僚們,究竟有多少人有真實創業經驗? 在審批那些咖啡店貸款申請時,又有沒有親身嚐過申請人所做的蛋糕或喝過他們所泡的咖啡? 大字也不懂幾個而菜做得很好吃的廚師,是否難以獲批?如果官僚們既無評審能力,而政策又無益於社會,倒不如把創業援助計劃取消了為佳,無謂在浪費公帑之餘,又害苦了年青人,以及他們的父母。

作者:羅平男

留言

avatar
500

最新出版週報

線上閱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