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回歸後經濟發展急速,博彩業一業獨大,但間接令到各行各業受惠,經濟欣欣向榮,但一業獨大對整個社會的長遠做成隱憂。回望過去歷史,澳門因為自身情況的特殊,經濟與命脈行業經常受到各種外來與自身的因素影響。爆竹製香業、製衣業、漁業、裁縫旗袍業等,紛紛退出歷史舞台。博彩業始終是更為敏感的特殊行業,終有一天也會像其他行業一般衰落,我們在回望歷史發展的時候,也應該要為經濟命脈行業的再一次轉型而做好準備。
製香業已變成機械操作
澳門的製香業自1946年民國政府時期就有,從50年代開始具有規模,60年代中期最為旺盛。由於當年南洋地區與香港經常開山,需要驅蟲,因此對香的需求很大,澳門製香業因此興旺,廠家的香以銷往南洋地區、香港為主。當時有些街道整條也是製香廠,一所大的製香工廠最旺時有200名工人。
1962年曾經有廠家以縮短香枝的方式扣減工人工資,引起十月初五街發生香業工運。後來隨著1967年香業引入競爭,製香工人的待遇開始好轉。不過行業很快就衰退,80年代行業就開始轉淡,直至1990年,澳門製香工廠逐漸遷往內地,本地門店紛紛關閉,只餘下零星店舖還在從事最後的包裝工序,而且已經出現機械操作,而非以往純手工製香。
製衣工人十多年沒有加薪
製衣紡織業是繼神香、火柴和爆竹轉型後的主要行業。八十至九十年代澳門的製衣業最興旺,訂單很多,工人們經常加班,有時候一個月只休假一兩天,收入很不錯,家裡有一兩個人從事製衣業,甚至可以買樓置業。當時一般家庭幾姐妹也會先後入廠工作,這樣有了熟人介紹,就連學費也能夠免,而介紹工人入行,更會有介紹費回饋。
製衣業令人著迷的特點是它的自由,返工放工的時間自由,並容許帶子女回廠看顧,有些大型的工廠甚至會設有托兒服務。可惜後來緬甸出現排華潮,很多緬甸華橋回澳做製衣,由於當時製衣業仍然十分興旺,對本地工人的衝擊有限,但後來美國的配額取消、大陸的改革開放、紡織業紛紛北上設廠,再加上政府輸入外勞,導致製衣業日漸式微,接近十年本地的製衣工人也沒有人工加。
現時本澳仍有小製衣廠存在,有的不過是掛名的存在、有的倒閉後又重新營運,但普遍從事簡單的加工或運輸外地,己經不會存貨在廠,而製衣業的工人人工極低,要靠政府的低收入補貼來保障生活。
漁業沒落轉型賣干貨
澳門原本是一個小漁港,路環更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貿易港,早在三、四百年前就有漁民出海捕魚。半個世紀前路環的漁業已經相當興旺,五百隻漁船在路環與灣仔的河道中停泊,相當壯觀,由於當時河道很深,大型的漁船也能夠輕易泊岸,所以路環的漁業發展得很好,到了八十年代初更是盛極一時的境況。
步入九十年代後,澳門漁業開始走下坡,當中的原因固然很多,經濟環境改變固然是原因,地理環境亦有劇變。路環與彎仔間的河道過往水很深,但漸漸變得淤泥堆積,河道變得很淺,很多漁船相繼擱淺,到現在退潮時已經變得彷如陸地一般,很多漁民無以為生,只好轉型上岸。近十餘年路環的漁業沒落,很多魚欄也隨之轉型賣干貨。過往單是路環船人街就有最少六間魚欄,現在路環只餘兩間,為路環保存了最重要的記憶。
裁縫旗袍業的美麗與哀愁
旗袍能夠讓女性體態和曲線美完美地顯示出來,更可以表現出中國女性的賢淑、典雅、性感與清麗的氣質,令很多女性對它為之著迷。舊時澳門一般女性甚至女學生也時常穿旗袍,加上在七十年代興起的夜場,亦是以旗袍為主要衣著,令到澳門的旗袍業在七十年代有了很好的發展,高峰期澳門多達十多位旗袍師父。雖然現今在宴會或特別場合也會穿著旗袍,但畢竟已是小眾,而澳門的傳統裁縫旗袍店可謂己經全部結業。
過往澳門的葡人也喜歡穿著旗袍,在聖誕節總會在澳督府裡舉行派對,旗袍是必然的服飾。衣香鬢影、婀娜多姿,此情此景現在只遺留在歷史裡了。葡人女性最喜歡傳統風格的旗袍,認為以圓襟圓領的旗袍才是最美的衣服。但回歸後,很多葡人與外籍人士的離開,也是旗袍業受到很大打擊的一個原因。
作者:蔡少民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