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合地香港在2月28日公佈2018年財政預算案,澳門在3月1日公佈2017年財政儲備投資成績,兩者都是與金錢息息相關。香港2018年財政預算案沒有像2011年向全港市民派錢,換來香港各界批評認同聲音各半;在澳門,不同界別人士都認為澳門財政儲備歷年投資回報過低,特區政府汲取經驗,終於將成績不錯的成績表交給社會,2017年財政儲備投資收入為220.7億澳門元,回報率為4.8%。港澳同屬特區,同樣須遵守《基本法》規定的「量入為出,審慎理財」原則,但在實際執行政策時,兩特區各有各的方法,誰優誰劣就由時間見證。
香港政策針對性強 澳門政策隨遇而安
即使是回歸後,港澳的財政及經濟政策仍然受英國和葡萄牙文化及管理哲學的影響,以香港2018年財政預算案為例,因為2017財政年度錄得逾1,300億港元超高財政盈餘,社會不少聲音要求政府向全民派錢,但香港政府沒有像2011年向全港市民派6,000港元,而只是選擇性向政府認為須要照顧的部份階層提供資助補貼。反觀澳門,基於分享經濟成果理念,從2008年政府開始向澳門市民派錢,至今十年。
對處理財政盈餘,兩特區處理方法截然不同。筆者一貫主張自由市場經濟,深信當政府有財政盈餘,應將部份以現金方式和全體市民分享,一如企業年終有利潤向股東派發股息一樣。由市民自行決定如何運用此筆款項,將更有利社會和諧、促進經濟增長、同時避免因只向某些組別群體發放津貼而產生的行政成本。隨個人決定是消費、投資、儲蓄,最終的結果將會比由政府決定如何運用此筆款項更為合理及善用資源。上述處理財政盈餘政策,澳門的做法較香港更符合社會現實狀況及訴求。
在為社會投資未來及完善社會系統的執行力上,香港則較澳門更進取更針對性。在香港2018年財政預算案中,若干數字可清楚反映上述情況;一、預留3,000億港元籌備第2個10年醫院發展計劃,包括重建3間醫院,增加4,000張病床;二、推出1,000億元的政府綠色債券發行計劃;三、預留500億元推動創新科技發展等。上述措施既是為了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保持香港的國際競爭力,同時政府亦清楚明白須增加更多優勢來保持現有優勢,創科就是香港的選擇。而為了應付香港步入老年社會,增撥更多資源在醫療、衛生、福利等項目更是刻不容緩。
回頭看澳門2018年施政報告,對於投資未來,基本上沒有落墨,即使坐擁5,000億澳門元財政儲備,政府對如何善用此筆天文數字的財富,好像一籌莫展。澳門當然有前瞻性項目,但公眾對政府的執行力就抱有莫大疑問。輕軌氹仔段已投入百億,政府預計2019年通車,但中級法院剛判決撤銷輕軌車廠上蓋建造工程判給,輕軌氹仔段能否如期在2019年通車存在不確定因素,而整條輕軌最終須要投入多少資金及何時才落實興建及營運,政府仍然未能給予實在回覆。於氹仔計劃興建的新醫院綜合體當初估算為十年百億項目大計,至現時最新估價又是多少﹖何時可以落實啟用?上述都是與民生息息相關的重大項目,但政府一次一次令市民失望。在推出針對性政策及執行力方面,香港無疑勝澳門一籌。
項目的資金並不是澳門缺乏的,單是財政儲備已有5,000億澳門元,而政府2017的投資成績亦令社會滿意,投資收入逾220億元,年回報4.8%。只要每年平均保持此成績,以5,000億元為基數,每年已有250億元的收入,十年後已有足足2,500億元。政府可設立「未來基金」,將上述每年的250億元收入存入此基金,不論是興建或翻新醫院或學校、改善現有交通基礎建設、增加社會福利、健全醫療衛生安老制度等,全部都有足夠的資金支持,可惜的是,特區政府仍然受制於以往的管治文化及思維,對問題都是以隨遇而安的態度處理,若非十萬火急的事情亦不急於處理。時間可以見證,十年八年後,到底港澳特區不同的理財哲學,那一套方法是真正以民為本,真正可以解決社會問題。
作者:梁立身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