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讀同文利民10月26日「政經短評」,所倡議之「運動興澳」,實為澳門推動經濟適度多元之重要出路,特區政府宜作深入研究,找出具體可行方案。在利民列舉芸芸眾多的體育項目當中,筆者認為最具發展潛力的,首推足球,尤其是澳門作為中國特區之一,若能得內地體育主管部門首肯,容許澳門派隊參加中國足球協會超級聯賽(中超)或甲級聯賽(中甲),衝出小城樊籠,馳騁於中國廣袤的綠茵場上,定可為澳門帶來無可估量的有形及無形收益。
就以中超而論,目前共有十六支球隊,採取主客雙循環賽制,一年分三十輪比賽,每輪八場,合共比賽二百四十場,每隊有三十場賽事。一五至一六年度賽季每場平均上座人數近二萬二千,世界排名第六,超過法甲與美職聯,發展相當迅速。一六年,中超在版權和贊助兩方面的收益,估計高達十五億元人民幣,商業價值之鉅,可想而知。代表澳門的足球隊倘能現身中超,巡迴於中國各大城市作賽,其贊助機構在內地必然名聲大振,廣收宣傳之效,生意滾滾而來,連帶澳門旅遊業亦可受惠。
而澳門的足球隊主場作賽,也可吸引來自內地不同地方的球迷來澳消費,相較大賽車等一年才一度的盛事,每年十五場的中超主場賽事,所帶來的旅遊收益,必定更為可觀。且自2005年澳門東亞運動會後,本澳的大型體育設施已甚少用於舉辦重要的體育活動,更不時被坊間嘲笑為大白象,倘能用於舉辦中超賽事,正好堵塞悠悠眾口,也令設備不至荒廢。
然而,話說回來,商業足球不竟是一項燒錢的玩意,只要看看恒大和淘寶合辦的足球俱樂部是如何花錢如流水便可知一二。單是名牌球員和教練的身價經已所費不菲,更遑論其他使費。筆者環顧澳門各界,相信只有大型博企有意願和財力,單獨或聯合贊助或組織商業球隊參賽。要是代表澳門博企的隊伍真能現身中超,通過電視或網絡直播比賽,將大大提升其國內知名度,必能吸引更多旅客來澳,令財源滾滾而來,同時也能惠及本地經濟。
所謂大話怕計數,中超班費,每隊每季最少要兩、三億元人民幣,如要簽約大牌球星或教練,花費必將更高。為此,政府可考慮為博企提供稅務抵免,以鼓勵其投資。筆者認為,最有效的方法,莫過於博企投資於球隊的所有支出,可全數抵免當年度的應繳博彩稅。如此這般,博企方有投資誘因,再加上博企的組織能力和商業觸覺,相信有條件把一隊代表澳門的商業足球隊辦得有聲有色,為澳爭光。
當然,最為關鍵之處,是特區政府的體育、旅遊、經財範疇部門能否通力合作,不畏艱難向中央爭取,否則一切都只是紙上空談。在經濟上,上述建議的好處已彰彰明甚,而促進運動旅遊業發展,亦符合行政長官「五年規劃」內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的大方向。中央對澳門一向慷慨,關顧有加,行政長官從澳門整體利益出發,何妨直接向中央反映訴求。相對於區域合作等大議題,参賽中超這樣簡單的提議,一旦落實,其效果可在短期內顯現。在政治上,澳門派隊參加中超,對中澳融合也極具象徵意義,對中台、中港關係更能起到垂範作用,尤其是在近年台獨、港獨分子不安於室,到處撩起火頭之時,實在值得中央詳細考慮。
另外,對於本地足球界而言,本澳不乏與足球强國葡萄牙關係密切的球隊,在引入葡國或葡語國家外援方面,有其獨特優勢,而本澳也不乏有質素的年青球員,只是向來欠缺參與高質素賽事的機會,缺乏歷練,難以成長,若能參加中超或中甲比賽,對本地足球員而言,將會是難能可貴的經驗。綠茵場上,講究的是公平競爭,優勝劣敗。難得習近平主席和崔世安特首都是足球愛好者,倘若有朝一日,中、澳足球隊能在中超賽場上同場較技,兩位領導於現場觀戰,也算是見證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一道奇妙風景。
作者:藍震西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