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世安發表施政報告 加快各項城市建設
閱讀量: 1,920
出版: 2017-11-14 22:47
更新: 2017-11-14 22:56

1

行政長官崔世安發表的2018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中,強調要加快各項城市建設。在此範疇他提出了5方面:完善應急機制,強化公共安全;建設智慧城市,提升城市競爭力;綜合治理交通,構建宜行城市;保護生態環境,推廣綠色發展;發展多元文化,加強文化軟實力。

在「完善應急機制,強化公共安全」方面,須落實加強軟硬基礎設施建設的發展戰略,把居民生命財產和公共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切實提升防災減災的能力和水平,健全以政府主導和社會參與結合、日常預防與應急處理結合的機制;強化高層統籌指揮,部門協同行動;着力制度建設,資源投入,配合短中長期措施,構建防災減災長效機制。

短期措施包括:各部門啟動編制應急行動預案;設立民防及應急協調的專責部門;完善風險管控和危機應對的法律法規;改善內港防洪防潮、排水排澇的基礎設施;完成第四條原水管道內地段工程,以提升自來水廠的安全運行能力和應急備用儲水能力;增加通訊應急手段,及時發佈緊急信息;研究訂定窗戶抗風標準;完善對地下室、地下停車場的管理,優化風暴潮時的擋水機制;修訂電力設施安裝設計標準;建立緊急狀態下的特別通關制度等。

中長期措施就包括:加強城市安全運行能力,在新城規劃中優先做好基礎設施;積極推動澳門電網與南方電網第三通道的建設;開展澳門電網的防災抗災總體規劃;加大澳門自身儲水能力;利用大數據等技術手段建立危機信息管理系統。

施政報告中還提出,在澳門半島建設新的民防和應急行動中心辦公大樓,加強統一指揮中心的軟硬件建設;構建災害綜合風險與應急能力第三方評估機制;深化防災減災人力資源開發,建設專業高效的應急救援隊伍;強化氣象部門等人員專業培訓。明年啟動編制「澳門防災減災十年規劃(2019-2028年)」。

2

崔世安指,政府從多方面建設安全城市,優化社區警務,促進智慧警務,構建網絡安全中心,提高紀律部隊素質,增強執法效率和能力;加強區域安全合作,打擊及預防各種犯罪活動,重視反恐工作,加強反恐演習,明年對國際機場、娛樂場等場所策劃更完整和專業的模擬反恐演練;提升海上執法的專業設備,全力維護特區的公共安全。

崔世安稱,本澳將加快實施智慧城市建設發展戰略。明年政府專有雲計算中心及大數據平台將初步建成並投入運作,憑借雲計算和大數據平台的支撐,以及部門間更順暢的數據交換,特區在政務、交通、旅遊、醫療、安全等領域,將逐步向居民展現智慧化的成果。

他指出,要加快制定電訊業長期發展規劃,並加強監管電訊服務,保障網絡質量。透過跨部門工作小組,推進電子商貿,支持發展第三方電子支付平台。大力推動科技發展和科普工作,鼓勵開發城市智能化的移動設備應用程式。

崔世安表示,政府重視解決交通問題,在「綜合治理交通,構建宜行城市」方面,將結合多種方式治理交通,構建高效、便捷、綠色的出行環境。他指出除控車外,將繼續推動環保車、電動車的使用;完善「道路設施巡查管理系統」,降低道路工程對居民的影響;完善巴士線網佈局,抓緊綜合改造關閘巴士總站的設施;完善的士服務的制度建設,預計《的士客運法律制度》明年送交立法會審議。

他表示,政府倡導綠色出行理念,完善步行網絡,營造優質步行環境。此外將儘快成立輕軌營運公司,處理輕軌系統建設及營運;持續推進《輕軌交通系統法》的立法工作。政府會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構建離島海陸空綜合交通運輸樞紐,強化澳門與區域及國際間的聯繫,為居民和旅客提供高效便捷的交通服務。促進跨境交通設施對接,提升區域交通出行效率。港珠澳大橋澳門口岸管理區上蓋及配套設施工程,將與大橋同步完成。

至於第四方面「保護生態環境,推廣綠色發展」,施政報告強調要實施深化綠色教育、推動綠色產業、倡導綠色生活,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當中提到發佈《澳門固體廢物資源管理計劃(2017-2026)》,落實本澳未來十年的減廢目標。開展建築廢料堆填區地質改良工程,推進垃圾焚化中心第三期擴建工程的規劃;加快進行全澳污水處理系統基礎設施的優化及設計工作;籌建中央廚餘處理設施。

此外會推動三方面的立法工作:「回收業設備資助計劃」、「澳門建築廢料管理制度」、「使用塑膠袋的限制」,以實施廢物減量;另會迅速開展規劃樹木重植及維護工作,加快綠化工程;加強區域環保合作與協同治理。第五方面,是「發展多元文化,加強文化軟實力」,主要落實打造「文化澳門」新形象的發展戰略,增強城市競爭力。

崔世安指出,具體工作是致力文化傳承教育和文化設施建設,保護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加強人員的專業培訓,不斷提高本澳文物保護工作的專業水平;持續推進不動產及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啟動評定程序;制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建立文物監測機制;展開制定《澳門歷史城區保護及管理計劃》行政法規的工作。

此外,政府將推行文化普及和藝術教育工作,鼓勵本地原創藝術,並促進對外文化交流。着力開展歷史文化的研究傳播工作,加強居民,尤其是青年的歷史文化教育,增強對中華民族文化的自信和自豪感,鞏固對國家認同和民族認同。同時,須強調土生葡人和居澳葡人對促進中外文化交流發揮重要的作用。

留言

avatar
500

最新出版週報

線上閱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