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政局呈多元
多國競爭誰佔優
閱讀量: 3,731
出版: 2017-06-13 12:53
更新: 2017-06-14 00:22

%e6%94%bf%e7%b6%93%e7%9f%ad%e8%a9%95%e3%80%90%e6%96%b0%e8%8f%af%e7%a4%be%e5%9c%96%e3%80%91%e3%80%90_%e8%b3%87%e6%96%99%e5%9c%96%e7%89%87%e3%80%91

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四個多月,推出的各項政策措施已證明他致力將美國從全球抽身,除非事件直接危及美國安全或利益,不然他將集中力量處理國內事務。特朗普不再堅持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不再於所有國際事務上擁有最後決定權,將讓其他大國有機會成為其區內的超強政治及經濟代表。

區內超強地位真空 紛爭增加無可避免

蘇聯解體後,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其軍事力量、經濟影響力、軟硬實力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匹敵,但維持超級大國地位成本非輕,美國國債已接近20萬億美元,相等於中日德三國的國內生產總值。2016年美國國防費用六千億,預算世界第一。特朗普提出的國防預算比前任多出10%,表示即使美國不會過度參與國際事務,美國亦要保持絕對的全球軍事優勢地位,不讓其他力量特別是恐怖主義有機會危及美國安全及經濟利益。

美國不再「事事出頭」,給予其他大國有機會成為區內政治及經濟代表,德國、俄羅斯與中國都是有力競爭者。德國在歐洲的地位沒有其他歐洲國家可以代替,問題是她是否願意成為歐洲的核心?客觀上,在英國宣佈退出歐盟後,德國在歐洲的地位更為鞏固,但她在二次世戰戰敗後,為了盡快復原及知道各國對她的懷疑,德國知道沒有條件及不值得發展軍事力量,她集中力量發展經濟,德國現是在世界各經濟領域上都有卓越的成績,但要持續擴大自己在國際的影響,軍事力量不可缺少,德國當然有條件發展軍事,但國內外的勢力未必會容許她如此。

克里米亞事件導致俄羅斯和西方國家產生極大的衝突,西方國家對俄羅斯進行經濟制裁,對俄羅斯經濟產生極大影響,加上同期國際油價急跌,俄羅斯經濟雪上加霜。三年過去,世界銀行預測俄羅斯在2017年可以回復經濟正增長;同時,恐怖主義對全球的威脅日益嚴重及全球貿易增長放緩,西方國家和俄羅斯的關係漸漸解凍,油價回穩,俄羅斯可以「重新上路」。

俄羅斯的經濟尚不足以成為超強國,但其軍事及政治影響力舉足輕重,在對抗全球恐怖主義及支持全球自由貿易有其重要地位。俄羅斯亦明白單憑軍事力量不足以成為歐洲及亞洲的超強國,經濟發展須同時跟上,但現時俄羅斯的經濟發展要追上西方國家,長路漫漫。

中國提出「一帶一路」構思,創建「亞投行」,為全球創造經濟新增長亮點,加上中國本身人口超過十億,消費市場潛力龐大,其國內生產總值位居世界第二,中國有條件可以成為區內的超強國。西方國家和中國交往的時候,由於雙方對法治、人權、民主、自由等議題的不同理解,西方國家對中國的交往仍以經貿為主,政治次之,在一些議題上持不同意見。此現象在亞洲、非洲等地亦有出現,他們只希望利用中國的資金,而非建立長遠的合作關係。

但正如前述,面對恐怖主義的威脅及捍衛全球自由貿易,中國在國際政治舞台上可以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只要大家求同存異,雙方以至全球都可以得益。世界潮流朝向多元包容開放,沒有一個國家可以獨自生存。中國堅持開放,和各國共同合作,必定走在更多元包容開放的道路上,中國可以成為區內的超強國。

作者:梁立身

留言

avatar
500

最新出版週報

線上閱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