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第一季零售業金額不理想 優化金融及房地產業穩政府收入
閱讀量: 6,126
出版: 2024-05-15 10:10
更新: 2024-05-15 10:10

港府日前公布第一季零售業總銷貨價值臨時數據,數據令人失望。香港零售業金額由本年1月起已連續下跌三個月,1月約365億(港元,下同),2月約337億,3月約312億,反映香港零售業不景。疫情已「過去」一年多,港府原估計經濟可逐步復甦,可惜事與願違,港府須再思考如何解決目前困境。

可能「只餘下」金融及房地產業可穩港府收入

現時的香港情況是,若是長(短)假,港人(有能力)會外出旅遊(不管是到海外或內地),且港人出境人數較入境旅客人數多。另外,經濟不景及前景不明朗,人(不論是港人或旅客)自然不願消費,是十分理性的決定。因此,香港的零售業金額由今年1月起,每月往下,由1月約365億下跌至3月約312億(臨時數據),社會(港府)對此當然失望及知道背後原因。因此,港府推出多個項目[如「夜繽紛」,煙花(火)節目等],期望港人留港消費及吸引更多旅客來港觀光旅遊。可惜,核心問題-「沒有錢」(沒有解決),港人或旅客普遍仍是不願多(高)消費。只有是生活的必須開支,人才會願意消費(但也是以價格為優先考慮原則)。

沒有穩定收入,港府仍須支付日常政府開支,龐大的社會福利支出等。為應對上述情況,港府明白除依賴財儲、舉債、減支出外,現時可能「只餘下」金融及房地產業可穩(不是增加)港府收入。因此,港府在2月底宣布房地產市場「撤辣」-取消所有管理房地產的控制措施。房地產市場逐步回復動力,成交單位數量回升,成交價格也逐步回穩,市場上所有參與者(發展商、投資者、用家等)普遍贊成港府的決定。有成交,港府才有印花稅。沒有「辣招」,投資者(本地、內地、海外)有較高意願入市[當然,前提取決於對香港未來房地產(香港)的看法]。港府在未來推地,發展商入標的可能性亦會提高。若成功賣地,港府的收入也會回穩。

金融業是香港現時仍有競爭力的行業。資金自由流通、眾多大型國際(投資)銀行已在港設點、法律/會計等行業提供高水平的服務,全部都是香港金融業可持續發展的背後力量。但現在面對的困難是,由於中美互不信任,西方陣營(以美英日為首)為了本身利益,對內地實施種種限制,香港是中國的一部份,當然不能幸免。外地資金(美英日等)不會再像從前大舉在香港大展拳腳,港府現時的「客戶」只能集中在內地、東南亞、中東等地。港府經過一年多的努力,暫時見到的大部份資金(投資)仍是來自內地。港府須加倍努力,實現資金(投資)來源地多元化,不能單靠內地。但要東南亞資金(投資)來港,香港的強勁對手-新加坡已有先機。新加坡位處東南亞,是東盟成員,她的吸引力(對東南亞國家)較香港高,是事實。現在再加上中美關係不佳,東南亞資金(投資)是否來港,她們會考慮更多。

站在中東國家立場,國家安全是第一原則,遠高於經濟利益。沙特阿拉伯是中東大國,是伊斯蘭教遜尼派的領袖。美國在中東的利益不言而喻,美和沙特關係密切(美須要沙特的石油,沙特須要美的保護以對抗伊朗)。現時中美關係不佳,沙特以至其他中東國家會否願意大力投資香港市場或投入大量資金在香港的金融業,筆者有保留。香港客人從遙遠的地方來訪,沙特(包括其他中東國家)當然會盡地主之誼接待來賓,但真正要落實投資香港,有困難。

本屆港府原預計疫情「過去」了,加上現在是愛國者治港,政治上再沒有任何爭執,社會可專心一志拚經濟。可惜在中美關係不佳、香港經濟回復力度不足、市民(旅客)不願(不敢或沒有能力)消費等因素下,香港現在面對的挑戰較從前更複雜,更困難。

梁立身

留言

avatar
500

最新出版週報

線上閱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