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不了掌聲打亂了市場 — 談政府樓控措施
閱讀量: 6,161
出版: 2017-05-30 00:28
更新: 2017-05-30 21:20

政府加推樓市調控措施,針對非首次置業的澳門居民及非澳門居民,在原來基礎上,再收緊樓按成數一成至兩成不等,期望遏抑近月復熾的「炒風」。據政府資料,目前物業買家九成八是本地人,逾一半人在購買新屋時已擁有一個或以上住宅單位。消息公佈後,不論地產業界或社會人士都異口同聲表示,措施對樓市影響輕微,政府姿勢多於實際,有部份人甚至建議政府加重力度,分階調升置業印花稅、開徵空置稅、實施租金管制,多管齊下,壓低樓價到一般人可負擔水平,彷彿一談到樓市,很多人都失去理性,以為政府有形之手無所不能。

收緊樓按成數如果真能遏抑樓價,政府日後大可強制銀行不准經營樓按業務,任何人買樓,都要一筆過付清樓款。果真如此,誰有能力去買樓呢?首先當然是銀彈充足的有錢人了,那政府又把財力不足的窮人置於何地呢?當然,山不轉路轉,銀行不做按揭,不等於置業者無法貸款,他們大可巧立名目,向親朋戚友、地下錢莊、物業發展商等變相借貸,但他們所付出的利息,以至其他金錢和非金錢支出,加起來必然要比向專門做樓按的銀行借款利息高得多,銀行亦會喪失其籌措與融通資金的重要社會功能,資金不能投放於回報率最高的用途,破壞金融市場運作效率。無論如何,人們買樓的需求依舊存在,樓價不會下跌,但政府樓控措施所做成的資源耗散,卻會由全社會共同承擔。

目前就出現了很多類似現象,很多首次置業的年輕人由於自己資金不足,買樓首期都是從父母身上弄來,有些錢更可能是父母的「棺材本」。本來年輕人較老年人更能承擔風險,但在樓按成數不斷收緊的情況下,年輕人難以從銀行取得足夠的貸款,必須從其他渠道融資,日後樓價下挫的風險,一部份便由年輕人轉嫁給老年人。以現時澳門銀行的資本充足率來看,金融體系的系統性風險相對較低,有條件放寬樓按成數,而不是倒行逆施收緊樓按。

無殼蝸牛的筆者個人認為,要樓市重回正軌,第一要撤銷所有遏抑樓價措施,不論是稅務還是行政措施,讓價格機制充分發揮其應有作用。買樓不是權利,也不是人們常說的剛需,只要樓價足夠高,短缺便不會出現,買不起樓的人自然會去尋找合適的替代品,例如租屋、與父母同住等等,解決居住問題,辦法多的是,短缺和過剩,都是政府干預市場的後果。政府要做的是踏踏實實,採取一些長期可以增加土地和房屋供應的措施,其他的事就交給市場去辦。

第二,社會不要以有色眼鏡看待「炒家」。所謂「炒家」,只是市場參與者之一,根本無力左右樓價升跌,無必要施以道德譴責。如果他們這麽牛,大可以去炒買麵粉、白米,同樣能賺到盆滿缽滿,為什麼他們不這樣做?我們討厭「炒家」,大概是妒忌心作祟,出於憎人富貴厭人窮的心理,但誰是「炒家」,誰又能知道,難道那一半已擁有單位的置業者,全部都是「炒家」,也許他們更多的是基於個人或家庭理由,才去購買另一套房,政府又憑什麽去打擊他們的正當需求呢?政府這次的樓控加辣措施,既贏不了掌聲,也打亂了市場,兩面不討好,如此施政,令人搖頭。

作者:羅平男

留言

avatar
500

最新出版週報

線上閱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