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特區5年發展規劃將建設智慧城市,作為澳門加速建設宜居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智慧城市仍屬於概念性,政府與民間團體紛紛著手研究澳門推行智慧城市的模式,當中可以包括智慧旅遊、智慧司法、智慧交通、智慧政府等等,希望藉著科技解決很多澳門社會發展存在的矛盾問題。人大委員長張德江稱,社會矛盾永遠存在,關鍵是認識把握和處理各種問題和矛盾衍生的事。澳門的矛盾源自民生問題,當中尤以交通最困擾著每個澳門市民生活,政府特別推出智慧交通建設,以智慧交通來構建宜居宜行的澳門,或者是解決澳門交通問題的可行辦法。
中央領導人告戒處理社會矛盾
澳門回歸十多年來雖然基於博彩業的開放,經濟發展十分瞬速,但社會並不是真的相當和諧穩定,不少基本的民生問題一直無法解決,甚至是越演越烈,民怨原來極深,就連中央政府也知道問題嚴重。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澳門回歸15週年來澳時曾表示,希望澳門各界人士有憂患意識,以問題作為導向,克服困難,解決好澳門已經浮現出來的深層次矛盾。
人大委員長張德江日前來澳時亦指,發展需要穩定的社會環境,澳門地方小、人口少,亂不得亦亂不起,因此澳門無論如何都不能亂,希望澳門社會各界能更增強大局意識,從維護澳門特區整體和長遠利益出發,支持行政長官及特區政府依法施政,關注並即時反映各界群眾訴求,幫助特區政府防範及化解社會矛盾。張德江稱,社會矛盾永遠存在,窮有窮的矛盾、富有富的矛盾、大有大的矛盾、小有小的矛盾,矛盾無處不在,關鍵是要正確認識、把握和妥善處理各種問題和矛盾衍生的事物,更鞏固社會局面和政治生態。
智慧城市助建宜居之城
近幾年來,澳門的社會環境也開始變得矛盾不斷,爭議很多、示威很多,一些是政治層面的爭論,但更多是民生方面的矛盾,衣食住行等民生問題不斷困擾著市民日常生活,澳門變得不再宜居,而不少民生問題同樣影響旅客遊覽,間接影響澳門旅遊業。解決社會矛盾並非不作為而是難以成效,交通死症、百物、乘載力爆煲等,誰也沒有仙丹妙藥應對,就連中央領導人也再三強調的社會矛盾自然不能放置不理。
特區政府一直強調「科學施政」,因此政府提出藉著科技發展推行智慧城市,建設澳門成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提升市民的生活體驗和服務,提高市民的生活素質,這或者是一個可行的解決辦法。智慧城市在澳門雖然只屬於概念性,但澳門具備條件及基礎發展智慧城市,一些民生問題如交通、旅遊甚至司法,也可以透過科技來解決問題。
智慧交通解開交通死症
澳門的交通問題沿自街道狹窄、配套不善、車輛眾多、大量旅客,不斷增加路面的壓力,令到澳門出行成為一大民怨點。政府過去將問題歸究於市民買車太多,不斷增加買車養車的成本,但此舉並非問題的核心,被指是政府處理交通問題不善的轉移視線,且不斷增加市民經濟壓力只會不斷增添民怨,並非善策。
因此在澳門特別行政區五年發展規劃與施政報告中,也提出透過推行智慧交通,構建一個宜行環境。所謂的智慧交通就是藉助科技來進行交通管理,例如根據實際道路交通情況調節綠燈長短,減少車輛因紅燈停下的次數。早前友誼大橋設立的紅綠燈就是類似這種模式,雖然建設初期並不完善,但不失是一個經驗,從而不斷摸索澳門可以推行的智慧交通模式。
智慧旅遊解決迫爆問題
澳門彈丸之地但旅客人數不斷創新高,令到澳門迫爆的問題一直成為社會熱題,澳門乘載力有否一個限點?過去的五一勞動節3天假期全澳各口岸共錄得總出入境161萬人次,4月30日單日的出入境人次更是歷史新高。澳門社會在不斷追求純數字的增長同時,迫爆的問題不單影響澳門市民生活空間,加深澳門市民與內地旅客間的矛盾,最終可能出現香港的反內地旅客事件。另外,插針難入的環境,對於旅客遊澳的質量也是很大影響,玩得不能盡興,自然沒有下次。
澳門定位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已多年,但休閒這方面一直未如理想,以措施強行減少訪客數量是不切實際,也有著極高風際,因此推進智慧旅遊的建設,帶動服務水準質素提升是可行的辦法,也最切合澳門發展需要。科技結合旅遊是發展大趨勢,也將成為澳門旅遊業的新動力,但法制與硬件配套的建設是否能夠配合智慧旅遊的需要,該是首要處理好的問題。
智慧司法加快效率
俗語有曰:遲來的公義就是不公義,澳門司法程序的拖延緩慢一直被受批評,有案件在身的市民往往被困擾多年,最後不論定罪與否,過程中也要受盡精神壓力,而不少關係全澳門的公共工程,也因為有訴訟在身而需要延誤多年,當中涉及的公帤損失便是天文數字,輕軌工程與望廈社屋就是典型例子,嚴重影響交通與住屋這兩大民怨點。
政府正展開民事訴訟法典檢討工作,並以加快訴訟效率,完善司法程序作為檢討工作的主要目標,但除了修法以外,其實推行智慧法院也是一個可行的辦法。有人大代表認為,內地計劃建設智慧法院的做法,相信大量引入新科技,令法院辦事效率更快更精準,市民大眾可以更快得到公義。智慧法院固然在內地是研究階段,但內地與澳門的司法制度相對較近,相當值得澳門借鑑。
作者:鄭偉業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