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過渡期結束 有序調整各項防疫措施
閱讀量: 1,983
出版: 2023-01-09 13:22
更新: 2023-01-11 10:02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1月5日舉行記者會,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衛生局局長羅奕龍、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局長龔志明、社會工作局局長韓衛等分別介紹了本澳的整體防疫情況。歐陽瑜表示,國家衛健委在去年12月26日宣佈從2023年1月8日起將新冠肺炎改名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並實施乙類乙管,不再對感染者實行隔離措施,不再判定密切接觸者,不再劃定高低風險區。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日前亦公佈,自2023年1月8日起實施優化內地與港澳人員往來的措施, 主要包括:一、 自澳門入境內地的人士,如7天內沒有到過外國或其他境外地區,無需持核酸檢測陰性結果入境。二、 恢復在澳門國際機場轉機/過境進入內地服務。取消對澳門來往內地航班客座率限制,逐步有序增加航班數量。三、 逐步有序全面恢復內地與澳門陸路口岸客運和水路客運。四、有序恢復內地居民赴澳門旅遊。

疫情高峰回落速度較預期快

而《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報》刊登第1/2023號及第2/2023號行政長官批,分別廢止第80/2020號行政長官批示有關「為防止新冠病毒肺炎在澳門傳播的特別措施」,以及第43/2021號行政長官批示所規定的入境澳門措施;而衛生局亦作出公告,由2023年1月8日零時起調整入境、過境防疫措施。她強調,特區政府會跟隨國家同步落實調整疫情防控措施,雖然聖誕假期遇上了疫情高峰,但高峰回落速度較預期快,至元旦假期澳門社會逐漸恢復如常運作,目前內地的城市疫情基本穩定,加上中央對澳門大力支持,出入境內地不再需要核酸陰性證明,並推出各項通關便利措施,為春節假期的進一步復甦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此外,為維持社會穩定,全力保護居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區政府於去年10月積極準備應對過渡階段疫情的預案,開展物資儲備、系統配置、場所設置、人員培訓等工作。隨著國家去年12月7日公佈《關於進一步優化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本澳於去年12月8日亦進入過渡期,而為配合相關措施的推行,特區政府提前向居民免費派發約70萬個抗疫包,為後續的居家隔離治療提前做好準備。

申報感染人數25萬人

她指出,根據疫情監測數量估算,截至2023年1月4日申報感染人數25萬人,約佔本澳總人口的37%,但當中並未包括已感染但沒有作出申報的人群。參照目前本澳幾類人群的累計感染情況,包括:主要醫療機構人員約70%,以及非高等院校學生逾50至60%、教師約70%,推算本澳感染人口已達約60至70%;但需要指出的是,有關感染人口數字沒有完整數據支持,並不完全反映實際感染人數。在這輪疫情的高峰期中,雖然曾令急診室服務出現緊張的情況,但通過分流機制、集中調配醫療人員及設施的措施,以及在急診室醫務人員的堅持下,一起渡過了是次挑戰。她特別向仁伯爵綜合醫院、鏡湖醫院、澳門醫務界聯合總會以及來自社會各私營醫療機構的醫務人員,表達了敬意及衷心的感謝。

在回應記者提問,她表示就這次疫情高峰期的情況,衛生局分析研究整個流程,尤其是在病患入院和出院的流程上進行檢視和盡力優化流程管理,以應對日後醫療壓力或重症高峰期。在藥物保障方面,例如抗病毒藥、疫苗等做好足夠儲備,但藥物有保質期,故不可大量採購而造成公帑浪費;至於供應藥物方面,藥物監督管理局早前推出了限購措施,目前亦正研究是否有更有效的措施。

她強調,隨着過渡期於1月8日結束,各項防疫政策亦會有序作出調整,但這不代表整個抗疫完結,應變協調中心會持續監察疫情的發展,適時採取不同的防疫措施,例如繼續鼓勵居民戴好口罩、做好個人防疫措施和接種疫苗等,以減低重症及死亡風險,待疫情真正過去後,會比較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防疫工作,吸收成功經驗。

17個社區門診平均每日服務二千人次

羅奕龍則對感染者分級管理制度工作作出了總結,包括在疫情開始時,透過「新冠病毒感染者自我評估及社區門診預約平台」為本澳不同醫療需要的人士進行分流:一、安排較為穩定的病人進行居家隔離,使用早前政府派發的抗疫包及感染者支援熱線,期間感染者支援熱線平均每日接聽逾2,000通電話。二、有醫療需求的人士,能預約到社區門診,期間17個社區門診平均每日服務約2,000人次。

三、有高度醫療需要人士會被送到社區治療中心,或由消防救護車被送到仁伯爵綜合醫院特別急診,資料顯示在此期間每天最多有400多趟救護車運送病人至急診,是平日的5倍數量,各種原因前往急診就診每日高達1,400人次,就此對急診部進行了大量工作調動,使相關醫療救治工作能順利進行,包括動員衛生局所有的醫療人員支援急診、增加隔離病床使病人能夠住院或前往不同的隔離治療場所、在整個疫情期間擴充了醫院級別隔離治療病床(包括仁伯爵綜合醫院病房、高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及澳門蛋社區治療中心)合共床位接近700張、過去兩星期每日入院或出院的病人數目均接近100人次、進行了大量醫療工作。

他指出,根據數字顯示,近日重症的高峰期已經回落,目前因各種原因需由救護車運送到仁伯爵綜合醫院特別急診的病人數目每日約150趟,與一般冬季同期相比略高。當局通過病人管理,使醫院內入院及出院病人數目保持穩定,滿足目前疫情的防控需要。他感謝全體醫療人員(包括公營及私營醫療人員)積極參與醫療救治工作,亦感謝多個部門包括紅十字會、消防局、治安警察局和交通事務局同事日以繼夜地協助轉運工作。

推算本澳已有六至七成人受到感染

另外,他表示,1月8日結束疫情過渡期後,對新冠病毒的管理將隨國家相關政策和管控措施,實施「乙類乙管」,新冠病毒感染將被對待為風土病,即病毒會在社區中持續存在,若有一些因素疊加的情況下,或會再次出現小規模的疫情,這個是全球各地都需面對的問題。由去年12月至今,推算本澳已有60至70%人口最近受到感染,雖然康復人士在未來的3至6個月具有一定免疫力,但基於世界各地有不同的變異株出現,根據相關數據,6個月之後康復者再次感染的比率約為5%,特別是年紀較大、有慢性疾病、免疫力低及未接種新冠疫苗人士。而持續推動接種新冠疫苗和加強劑有其必要性,就如同預防流感一樣。

就記者問及本澳對感染新冠病毒而死亡的定義,他指出,本澳對此定義是跟隨國家的,其他國家例如新加坡等亦使用同一定義,即患者因感染新冠病毒引起肺炎和呼吸衰竭而離世,若患者有其他疾病,例如多種慢性病或腫瘤晚期等,則需視乎死因再作判定。由去年 12月 13日起至1月4日,共 57人因感染新冠病毒離世,而期間不論是否感染新冠病毒或因其他疾病不幸離世人士有逾 600人,導致殯葬業的工作壓力巨大。

而在疫情高峰時,因部分有染疫的家屬延遲舉行殯葬儀式、同時有不少從事火化程序、儀式和運送遺體的工作人員亦染疫,令殯葬服務受影響,需暫停1至2週,現時服務已恢復。當局遺體管理小組和業界及家屬一直持續溝通,希望遺體可獲妥善處理,如一些家人期望於農曆新年前完成處理,故創設綠色通道,透過選擇簡易遺體告別儀式來滿足家人需要。

留言

avatar
500

最新出版週報

線上閱覧